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别轻言人民币能与美元抗衡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0日 07:19  中国青年报

  吴睿鸫

  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内四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专家认为,这将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使用范围和地位。(《新京报》4月9日)

  在金融危机的恶劣环境下,我国开始在四个发达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无疑是条振奋人心的消息,各大门户网站都把这则新闻放在显著的位置。可以预见的是,此项公共政策的隆重推出,会降低贸易成本,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同时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实际上,自2007年以来,人民币国际结算已悄然展开。当年5月,东盟10国以及日本、中国和韩国的财长达成建设区域性外汇储备一揽子货币体系协议时,就明确了人民币是本地区最重要货币之一的地位;2008年底,国务院正式确定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同年底央行和韩国银行宣布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1800亿元人民币∶38万亿韩元,人民币首次以官方的姿态顺利走出国门;紧接着,今年元月,央行又与香港金管局签署2000亿元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

  人民币大踏步向国际化迈进,不少人都表现出少有的兴奋,甚至有网友认为,倘若人民币结算试点运转成功的话,人民币必将在国际货币流通领域拥有话语权,与世界货币霸主美元抗衡,成为平起平坐的兄弟。

  网友、专家学者对人民币尽快走向国际化的迫切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对待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却需要审慎,不能不切实际地高估人民币地位和作用。倘若人民币真的能与美元抗衡,称兄道弟,起码应具备三个前提条件:

  一方面是经济综合实力。尽管我国现在的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额,分别位居世界第四和第三位,但与美国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经济总量仅相当于美国的23.7%,进出口贸易总量与美国相比较差距仍旧太大。美国仍是唯一的超级大国。正因为如此,就连世界经济第二、三大强国的日本和德国,都不敢轻言使本国货币与美元抗衡。

  与此同时,还必须有一个成熟的储备货币机制。现在,我国的汇率机制和框架,还未架构完善,如果国际化程度在未达到的情况下,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不仅有很大的风险,更为重要的是,也不能体现其投资和财富功能。

  此外,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是价格、数量的问题,更涉及我们的金融管理水平、认知能力、监管能力等多方面的内容。譬如,正在世界流通的第二大货币欧元,从1999年开始发行至今已有10载,因监督、认知等方面配套措施不尽完善,始终仍未撼动美元霸主地位,更遑论人民币刚刚向国际化才迈出了一小步,就开始向美元叫板。

  因此,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我们别轻言人民币能与美元抗衡,惟有结合我国的国情,一步步地来,脚踏实地地干,才有可能早日打破美元垄断地位,对美元的霸主地位形成有力的制衡,从而拥有更多的国际金融话语权。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