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宁:房产税试点扩容岂能靠自愿

2013年05月22日 02:07  每日经济新闻 

  ◎冯海宁

   房产税试点扩容,并预计主要针对增量征收的消息再次引发舆论关注。据报道,目前由住建部牵头组成专门机构,对房产税的试点扩容以及全面开征做相关调研准备。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朝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第二批房产税试点扩容基本上是以地方政府自愿为主。

   对于房产税,公众如今似乎有一种“审税疲劳”的感觉。按照“税收法定”原则,征收房产税应该要有法律依据,但相关立法迟迟不见动静。上海与重庆虽然先行试点,但力度太小,而且不见 “升级”、“扩容”。尤其是,第二批试点城市很长时间以来“只打雷不下雨”,公众的期望值不断下降。

   楼市宏观调控的最大问题是,注重交易环节而不重视持有环节。于是,投资投机性需求成为房价上涨的主要推手。尽管在通过限购、信贷等手段来遏制投资投机,但实践证明效果有限,所以,通过征收房产税对房产持有环节进行调控,基本成为大多数人的一个共识。

   然而,房产税并没有应声下落,而是长期悬在空中,有关方面既没有宣布哪些城市列入第二批试点名单,也没有明确时间表。即使有的城市传出即将开征房产税,但最后没有下文,不了了之。比如,今年传出4月26日杭州出台细则,5月1日起开始征收房产税,但过了时间却不见动静。

   房产税试点扩容何以“只打雷不下雨”?财政部专家揭开了一个谜底:房产税试点扩容是以地方政府自愿为主。这意味着,只有在地方政府自愿的情况下房产税才能落地,如果某些地方不愿意征收房产税则难以落地。换言之,房产税试点扩容不是根据宏观调控需要来推行,而是要看地方政府的“脸色”。

   不可否认,房产税是一种地方税,如果地方政府态度不积极则无法顺利实施。但坦白说,恐怕没有几个地方政府会“自愿”征收房产税,原因很简单,房产税收入对地方财政没有多少影响,而卖地收入和其他房地产税费收入则对地方财政影响很大。如果征收房产税,就有可能影响房价上涨进而影响地方财政收入。

   而且,房地产是很多地方的“支柱产业”,关联行业涉及几十个,地方政府自然不愿意征收房产税,因为开征房产税不仅打击楼市投资投机性需求,而且会影响未来市场预期。再加上不少地方债务很严重,近期多项经济数据不理想,那么,为了GDP、财政收入和政绩,某些地方官员就会充当房价“保护伞”。

   在现实背景下,地方政府为了自己利益而不愿试点房产税,并不让人感到意外。但让人意外的是,国家有关方面却允许地方政府自愿试点房产税。如果房产税试点不试点完全由地方政府说了算,恐怕房产税难以推行,即使推行了也很难发挥出应有的调控功能。

   征收房产税的价值,不仅是抑制投资投机让房价稳定或者回归合理水平,而且还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尤其是,能推动土地财政改革甚至能推动中国财税改革。因此,在地方政府对房产税试点扩容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为了让房产税发挥应有作用,国家有关方面应掌握房产税试点扩容、监督的主动权。

   譬如,根据各地房价、收入差距等方面的数据变化,以及各地房产税征收准备等情况,有关方面应圈定第二批试点城市的名单,并公开名单和时间表,以鞭策地方政府积极配合楼市宏观调控。对于先行试点的上海和重庆,应该对试点情况进行评估,并鞭策这两个城市房产税试点“升级”。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方要日更正官房长官相关言论
  • 体育欧冠官方颁奖:拜仁称霸克洛普最佳
  • 娱乐黄贯中轰黄家强 港媒曝因朱茵兄弟反目
  • 财经传房产税确定向增量开刀 杭州或纳入试点
  • 科技亚马逊Kindle入华落定:6月7日国内上市
  • 博客蒋方舟:妓女悲惨遭遇 北京超美朝霞(图)
  • 读书八角楼见证慰安妇屈辱史:旗袍(全)
  • 教育中国校友会网2013大学排行揭晓:北大夺魁
  • 育儿北京发现一6岁男童感染H7N9禽流感
  • 太友:大连女骑警何来去留之争(图)
  • 苏鑫:现在怎么买房能保值
  • 白明:中国石油进口超美国意味什么
  • 李山泉:互联网摧毁中产阶级
  • 易鹏:城镇化40万亿投资是个谬误
  • 叶檀:中投成了烫手山芋
  • 钮文新:中国进口10万亿美元?
  • 黄鸣:中国为何没能诞生乔布斯
  • 罗天昊:产业协同 长三角更胜珠三角
  • 冉学东:中投公司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