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富士康非人性管理正在回潮

2013年05月02日 02:39  新京报 

  ■ 一家之言

  如今“老故事”重演,不能不令人怀疑,富士康的管理和企业文化,三年来改进了多少?

  4月24日和27日,郑州富士康发生“二连跳”:一新应聘的24岁男工和一入职半年的23岁女工在公寓楼相继跳楼身亡。网友怀疑,二连跳与今年4月初郑州富士康推行的“静音模式”有关。官方对此否认,称已排除他杀,具体死因还在调查。(5月1日《新京报》)

  为何又是富士康?2010年“N连跳”的链式悲剧之后,富士康采取了多重防范措施:如给基层员工涨薪,将员工宿舍阳台“全封闭”等。可如今,骤然而至的“二连跳”,似乎又揭开了富士康的伤疤。

  两名员工跳楼,或各有其因,比如人际矛盾、生活寂寞、感情遇挫,而年轻生命的逝去也令人痛惜。然而,在这一事件当中被曝光的“静音模式”,也同样令人不寒而栗。

  4月初,郑州富士康推行起所谓的“静音模式”,即员工自进入车间后,不得说任何与工作无关的话,否则可能被开除。此举饱受诟病,被质疑是“二连跳”的直接原因。尽管这般“归因”未经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静音模式”本身太过严苛,极不人性,与“体面劳动”的价值指向背道而驰。

  虽然,在两连跳后,郑州富士康宣布停止“静音模式”,但是,公众的担心则是——这是否意味着,三年之后,富士康的多重防范措施,开始出现松动,而“静音模式”这样的非人性管理模式,在加速回潮?三年前,富士康所宣布的改变管理模式的决心,是否已经丧失得差不多?

  “静音模式”验证了这个担忧。

  实际上,三年以来,富士康时常被诟病的管理模式,并未有明显的改善。比如,每月加班超过100小时,并未绝迹;劳动法的执行情况不尽如人意;职工协商机制依旧是奢望;等等。2010年“N连跳”之后,所采取防范措施,现在看来,亦不过是临时的“补救”措施。

  如今“老故事”重演,不能不令人怀疑,富士康的管理和企业文化,这三年来改进了多少?

  □佘宗明(媒体人)

(原标题:富士康非人性管理正在回潮?)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央收紧公款消费后奢侈品销量应声下落
  • 体育欧冠巴萨总分0-7出局 拜仁晋级决赛 视频
  • 娱乐钢铁侠3首日1.3亿创记录 致青春累积3亿
  • 财经中国大妈抢金完胜华尔街大鳄被指笑话
  • 科技中移动反腐风暴:广州移动总经理被带走
  • 博客朱令律师:“凶手牙膏下毒”说法荒唐
  • 读书陈云为何力排众议反对判处江青死刑
  • 教育湖北一高中考上清华学生树立雕像(图)
  • 育儿英国性侵儿童逃犯曾在京当外教(图)
  • 杨涛:日本量化宽松的货币魅影
  • 叶檀:全球经济处于漫长冰河季
  • 陈虎:500亿只是国企巨亏的开始
  • 朱大鸣:唱衰中国楼市屡屡落空为何不道歉
  • 甘犁:地震救援的捐款经济学
  • 洪平凡:世界经济前景
  • 姚树洁:农民工顺子的艰难人生
  • 蔡成平:日本旅游景点如何收取门票费
  • 美国客:中国人来美购房现高潮
  • 西向东:社会质疑地震灾区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