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较真水标准关注健康权

2013年04月17日 03:59  京华时报 微博

  企业舍弃更高的带有普遍意义的全国性标准,选择更低的地方性标准,究竟为何?这样做又会给消费者带来什么样的心理暗示?如果不对此做出合理解释,单靠几张样品抽测结果,恐怕很难消除疑问。疑问一日不除,追问不会停止。

  深陷“标准门”的农夫山泉,在非正面回应遭遇网民质疑后,终于在微博上抛出最有“实质性”的答复,公布了四处水源地检测报告。那么,检测报告的公布,是否意味着这场风波就此消停?其背后折射出的饮用水标准冲突如何化解?这些疑问仍没有答案。

  梳理这场争论的脉络,正是一系列不合逻辑的现象,加深了民众疑虑:既然水质远高于国标,为何选择适用更低的地方标准?既然有检测报告,为何几番回应都王顾左右而言他?既然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又何须对媒体的质疑如此敏感?

  很明显,农夫山泉误读了舆论的此番质疑。种种追问,都是站在公共利益的立场,对瓶装水标准就低不就高现象进行质问。虽然标准高低与质量高低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但企业舍弃更高的带有普遍意义的全国性标准,选择更低的地方性标准,究竟为何?这样做又会给消费者带来什么样的心理暗示?如果不对此做出合理解释,单靠几张样品抽测结果,恐怕很难消除疑问。疑问一日不除,追问不会停止。

  在此番争论与质疑中,核心问题围绕标准展开,因为其关联着公民的身体健康权益。食品卫生领域,国家对食品质量的源头控制就是设定严格的标准,生产企业采取什么样的标准,不仅折射出其价值取向与监管态度,更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权。正因为标准如此重要,所以它对企业而言不仅是最低要求,更是刚性的法律底线。当存在多个标准时,企业执行什么样的标准反映出其对自身产品质量的最低要求。原产地为广东省河源万绿湖的农夫山泉,用的是更为宽松的浙江标准,是这次农夫山泉被人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在实践中,不排除“企业执行标准低,但产品实际检测值高于国家标准”的可能,但执行低标准就意味着有些指标存在不安全的风险,也正是这一点让公共舆论拥有了质疑的正当性。

  因此,标准之争,关乎消费者的健康权。目前,国标与地标的冲突已是客观事实,饮用水标准“山头林立”、彼此打架,地方标准更新缓慢、踏步不前的乱象,更凸显出政府部门监管的失范,也容易为地方企业产品质量提供瑕疵空间。立足于标准混乱的现状,舆论以“有错推定”的思维对“就低不就高”的产品进行监督,不仅是保障公众健康权的需要,同时也是推动标准规范化管理的需要。

  本报特约评论员傅达林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央收紧公款消费后奢侈品销量应声下落
  • 体育欧冠巴萨总分0-7出局 拜仁晋级决赛 视频
  • 娱乐钢铁侠3首日1.3亿创记录 致青春累积3亿
  • 财经社保基金被曝开宾馆发廊 称不算违规
  • 科技中移动反腐风暴:广州移动总经理被带走
  • 博客朱令律师:“凶手牙膏下毒”说法荒唐
  • 读书陈云为何力排众议反对判处江青死刑
  • 教育湖北一高中考上清华学生树立雕像(图)
  • 育儿英国性侵儿童逃犯曾在京当外教(图)
  • 杨涛:日本量化宽松的货币魅影
  • 叶檀:全球经济处于漫长冰河季
  • 陈虎:500亿只是国企巨亏的开始
  • 朱大鸣:唱衰中国楼市屡屡落空为何不道歉
  • 甘犁:地震救援的捐款经济学
  • 洪平凡:世界经济前景
  • 姚树洁:农民工顺子的艰难人生
  • 蔡成平:日本旅游景点如何收取门票费
  • 美国客:中国人来美购房现高潮
  • 西向东:社会质疑地震灾区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