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3月27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名家专栏"之《马光远[微博]点评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马光远评说: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走向市场化。
马光远:昨天,国家发改委推出关于成品油价格机的改革方案,同时宣布国内汽柴油的价格每吨从今天开始下调了310元和300元,跟调价相比较,这次引起大家最大关注的仍然是成品油价格机制的改革方案。
这个改革方案有三个内容:第一是把调价的周期由22个工作日缩短到10个工作日;第二是取消了以前的价格浮动4%的限制,第三是对国际成品原油(71.76,1.05,1.49%)市场,国内挂靠的原油品种根据实际情况做了调整。经过这三大改革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前成品油价格机制所存在的问题,如调价周期过长,调价需要达到的价格波动幅度太大,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脱节,价格变动不灵敏等。相信未来整个成品油价格的调整就会进入一个常态阶段,与真正的国际市场接轨迈出了关键一步。
这次成品油价格机制的改革和调整一方面具有针对性,核心内容也比较成功,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成品油价格制度改革已经完全完成。目前,在国内成品油市场垄断格局没有打破的情况下,现在的价格并不是完全和国际接轨,而是既考虑了国际原油市场的价格变化,同时还考虑了国内对于成品油市场需求的总和情况。
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的核心除了市场化以外,还有公正与透明,以前的成品油价格机制受到质疑,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价格机制本身不公开透明,从最早的政府完全定价,到2009年开始以国际油价为基础的政府指导价,再到今天缩短调价周期,更加敏感的反映国际市场油价的变化,中国成品油价格的改革不断在进步。
在推动市场的过程中,更应该在“打破垄断”和“定价机制透明度”上下工夫,只要中国成品油价格真正做到企业自主,定价机制公开透明,并且没有垄断,才可以说中国的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圆满完成。
闂佸搫妫楅崐鐟邦渻閸屾埃鏌﹂柍鈺佸暞缁犳帡鏌℃担鍝勵暭鐎规搫鎷�
鏂版氮璀︾ず锛氫换浣曟敹璐归娴嬪僵绁ㄤ細鍛樼瓑骞垮憡鐨嗕负璇堥獥锛岃鍕夸笂褰擄紒鐐瑰嚮杩涘叆璇︽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