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德帝国幻象的背后,隐藏着极度薄弱的产业利益链条和极度复杂的政商关系链条,在表面看似玩得风生水起的“财技”背后,是牵连广泛的利益秘密。一旦玩砸了,受伤的永远是企业本身。
■文/张小平,本刊特约撰稿
实德是做什么的?
从化建领域扩张到家电、体育、金融、房地产和石化等领域,徐明手下的实德控制了3家上市公司、3家银行、2家保险公司,1家基金及10多个关联企业。但稍加留心就会发现,这是个虚幻的表面繁荣的商业帝国,玩的是“财技”而不是实业。
从2000年起,徐明就在集团之外设立多个投资公司,大举进入金融业和地产业,其实这整个集团的资金状况亦如他陡峭的签名一样险峻,远非实德集团的财务报表可以描摹的。通过各种关系和投资入股金融行业,成功后旋即将金融企业股权质押给银行或信托融资,然后再抽出身来做下一个投资,这样循环反复放大资金杠杆,是徐明运转资金的重要手段。这种“财技”被业内人士称为“敲骨吸髓”。
随着实德摊子铺得太快,关联公司太多,以至于实德的产业链错乱,往往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实德错乱的产业链表现出三个特点:不透明、多元化和资金链紧张。不透明是实德真正的资金没有反映在实德的财务报表上;而过度膨胀的多元化和诸多有头无尾的投资失败,让其在资金上真正捉襟见肘。
更重要的是,实德的企业性质。进入一些特殊行业,比如金融、地产、石化,无论是土地、贷款等要素的获得,还是各个部门的繁琐审批手续,更重要的是,一些垄断领域的牌照,是需要极强的公关能力和手段的。类似这样的企业可称之为“关系密集型”。实德便属于这种“关系密集型”企业。
靠踩政策红线的徐明,在获得艰难的第一桶金后,受到“做大”诱惑,徐明便铤而走险,依靠“特定权力关系”获得一些所需的超大项目的行政资源。虽然,大连实德是一家完全的民营企业,但却有着浓厚的政府背景,在公司的高管中,就包括一些前政府官员。
要处理好这类关系,需要的不仅仅是卓越的管理能力,更需要老辣的政治眼光。只可惜,徐明只是徐明,他不是政治家,充其量只是一个会玩擦边球的人,在灰色地带做着自己帝国梦的人。在中国,一些政商关系处理比较好的企业,一方面必须和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但又不能和特定的权力主体捆绑过紧。徐明走了后一条线,没有保持自己的底线。这种复杂而隐秘的与权力的关系,让实德陷入危机,无论如何实德系的操盘人都难辞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