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不管从观念还是技术的角度看,改革都必须具备大局观,更具体而言,是要改革者以更长远的、宏观的视角看待改革的领域和对象。
■ 本报评论员熊志
昨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汪洋参加安徽省代表团全体会议时表示,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形成了新的、系统性的利益格局,其中很多是政府的利益问题。下一步就要破解这种格局,尤其要破解政府的利益格局。而要打破这个格局,有很多困难。
汪洋对改革的此番认识,并非空洞描述。汪洋主政广东之时,广东既得风气之先,站在改革的前沿阵地,率先推行了不少有突破意义的改革新政,立足于理顺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运作机制。显然,在这个背景下,汪洋谈论改革,绝非对改革的想象或是概念化的理解,而是在清醒认识现实之上的经验总结。因为源于经验,所以也具备了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汪洋所论,契合改革的基本属性。改革说到底是要解决具体问题,而具体问题对应着具体利益,各级政府、各部门乃至每个官员的利益。要改革是因为原有的利益配置格局不适应现实变化,或者不够公平、正义。启动改革意味着从打破利益格局开始,有阵痛是必然,由阵痛产生的抵触、反对,也该在改革者的预料之中。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毫无代价,这些问题都应该正视,谈改革首先就得直面改革可能遭遇的阻力。
直面改革阻力,是为了更清醒地认识改革的紧迫性。改革的阻力有多大,可能遭遇多少困难,从另一个角度也可理解为改革的必要性有多强。问题不会自行消失,不改,不会触动现行利益格局,但弊病会积压,矛盾会堆积,对利益格局的依赖性也更强。错过了改革时机,等到利益格局固化,改革的切入点会更难找寻,改革的成本也会更大。
改革必须具备清晰的大局观。这种大局观,一方面可以帮助充分认识到改革的艰巨性和紧迫性,由紧迫感形成改革共识;另一方面,它能指导改革的深入。改革切入点在哪里,利益格局如何调整,这些问题不是概念所能解决。抽象的改革观解决不了现实问题,改革的技术性也在于此。改革作用于利益调整,从技术的角度讲,破除原有利益格局容易,但建立新的、科学合理的、能为大众接受的利益格局则很困难。所谓大局观,也就是具备高屋建瓴的顶层视角,准确地协调各部分利益,知道改革的大方向,也知道如何变更制度机制,将改革对象引入预期的轨道。具备大局观的改革,因为超越了具体的利益,所以使制度机制更具可塑性,更易于接受,相应地也减小改革的成本。
制度不会孤立存在,社会良性运作的前提,是制度与制度间的衔接,构成了一整套自洽的链条。改革的推进,也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对整个制度链展开判断,这是强调大局观的另一现实依据。有些时候,好的政策落地,却因为与现实脱节而备受诟病,原因正在于没有处理好制度间的衔接问题。与现实脱节,其实是政策的变革与支撑现实的其他制度之间出现了脱节。改革的视角窄化,自然无法管窥全貌,容易让改革局限于一点,一旦制度衔接不上,政策凌空蹈虚,改革难见成效。
不管从观念还是技术的角度看,改革都必须具备大局观,更具体而言,是要改革者以更长远的、宏观的视角看待改革的领域和对象。具备大局观的改革,必定能够在突破部门、个人利益或短期利益局限的同时,以最小的代价,形成新的合理化的利益配置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