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钰之
在元宵之夜的璀璨烟花中,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提高成品油价格的通知:“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决定提高成品油价格。”其实,从春节后上班第一天起,就一直流传着油价将要上涨的消息,却始终未见实行,这次终于变成了现实。正应了那句古语: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无巧不成书,同一天,台湾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对油价进行下调,理由是受美国原油库存持续增加、美联储可能调整现行宽松货币政策等影响,国际油价近日下跌。同样是受近日国际油价变化影响,这一涨一降,引起了媒体、网络上吐槽声一片:为什么在国际油价下行的整体趋势下,我国内地油价反而逆势上扬?
有知名教授解释道,鉴于目前国际原油的下行趋势,如果发改委继续延迟到下周上调油价,本轮油价调整或有搁浅可能。这样令消费者哭笑不得的解释,或正印证了相关机构的“小九九”:以护政策连贯性和严肃性之虚,保垄断国企利益之实。
政策的严肃性确是有了,但合理性呢?这次台湾和大陆在成品油价格调整方向大相径庭,不能不说这与两岸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的不同有很大关系。大陆自2009年以来实行的成品油价格机制是:当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的原油在22个交易日的移动平均价格变化率超过4%时,国内成品油价格即行调整;而台湾的成品油价格则参照“70%迪拜十30%布伦特”的原油价格,调价周期是一周一调。两相比较,大陆的调价机制周期长、幅度大,难以及时、准确地对国际油价的变化作出反应,这是现有定价机制的首要缺陷。
而第二个软肋,则与价格本身有关,不反映市场的价格是扭曲的价格,这样讲,怕发改委要很委屈,据报道,2月15日油价上调的窗口已经开启,发改委为了维护喜庆祥和的春节氛围,延续了逢重大节假日延迟调价的惯例,这才将调价延迟至节后。对此,从民众的反应看来,这番好意却并未受领。对比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民众虽有微词,却不会一致指责形成的价格不合理,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这些商品的价格由市场自发形成,反映了价值、供求等基本的商品属性。这与人为设计下的价格形成了鲜明对比。
另外,在这次的调价通知中,民众期望的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并未出现。针对现有成品油定价机制的上述缺陷,有业界人士也再次提出改革方向,缩短调价周期、扩大油价参考范围、改进调价操作方式、提高透明度、实行市场化的定价机制。
在全球推进节能减排和我国加大能源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是必然的趋势,而抱残守缺注定不会健康长久,还是那句话: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尽早进行市场化改革方为顺应发展的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