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吴伯凡:传统出版业转折点已到来

2013年01月24日 15:44  21世纪商业评论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接受电子书籍,纸质书籍的传统出版业的冬天即将来临。不过,纸质图书将会作为图书中的高端产品甚至奢侈品,在电子图书大行其道的年代继续存在下去。

  吴伯凡:随着电子书的出现,传统出版业将面临着怎样的命运?2012年年底,美国老牌的新闻杂志、一度与《时代周刊》齐名的《新闻周刊》出版了最后一期纸质杂志。前几年,美国已经有数家报纸,如《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停止出版纸质报纸,只出版网络版。由报纸到杂志,相继出现纸质版被网络版代替,很多人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接受电子书籍,纸质书籍的冬天即将来临。也许仍然还会有一些纸质书籍在电子出版时代存在下去,但只能是少数和异类,像冬天里还有像松柏、竹子一样的植物,但大量的纸质媒体不可避免地凋蔽。

  纸质媒体将不会再有春天

  严格说来,"传统出版业将进入冬天"的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冬天过去后春天还会到来,但纸质媒体将不会再有春天。这样说或许过于悲观,但我们不得不面对电子出版对于传统出版业巨大的颠覆性、破坏性力量。

  2012 年,中国出版业出现了两个标志性的现象。一是纸质图书的销量第一次出现了负增长,而在最近的几年,尽管受到电子图书的冲击,纸质图书的销量一直是增长的。二是一些从事尝试出版电子书的出版机构发现自己在这个业务上略有盈利了。前一个现象可以用一叶知秋来形容,后一个现象可以用寒梅报春来形容。我们已经注意到一个现象:当一个行业出现新产品和新的形务形态时,旧产品或旧业务并不出马上出现颓式,而且常常会出现不降反升的现象。比如说,在数码相机刚刚面世的几年里,尽管有一些喜欢尝鲜的消费者去购买这种新玩意儿,但胶卷的销售不仅没有受到冲击,反而还继续保持增长。2000年到2001年度,柯达公司的胶卷销售量达到了历史顶峰,尽管已经有多家厂商推出了数码相机。但2002看柯达的销售额开始下滑,尽管下滑不太明显,让柯达高层以为那只是正常的波动。但从此以后,柯达的销售额就一路下滑,而且下滑的速度越来越明显,到2009年,柯达宣布关闭其最大的胶卷生产工厂,2011正式,宣布申请破产保护。柯达从销量顶峰到申请破产保护只有10年时间。对于正在受到数字化、网络化冲击的诸多传统企业来说,这都是一个恐怖的故事。

  传统行业在面对新产品、新业态时,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新产品新业态刚刚问世,"狼来了"的呼声让传统企业惊慌。第二阶段,传统企业很快发现,与传统产品相比,新产品即使不是一无是处,也存在着相当明显的缺陷,主流消费者对新产品完全不感兴趣,新产品的鼓噪者的底气也显得不足了,与此同时,旧产品旧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业绩,更让传统企业觉得新产品和新市场只是一个笑谈。第三阶段,新产品在饱受质疑和冷遇中悄悄地改善,使用人群在悄悄增加,终于有一天到达临界点,主流消费者无可挽回地转向新产品和新市场,传统企业开始真正恐慌,突然前面出现的好业绩其实是回光返照,但转型机会已经没有了,只能坐等行业的整体沉没。在数码相机替代胶卷相机、平板电视替代CRT电视、智能手机替代功能手机过程中,我们都能看到这三个阶段。那么,传统纸质图书是否也将遭受同样的命运呢?

  纸质图书不会消失 将成奢侈品

  本人的判断是:变局无可避免,但转变的过程相对漫长,新旧产品的竞争不会那么惨烈。传统出版业中大量的快餐式的、看完就扔的出版物在不久的将来会被电子图书的形态所替代。至今为止,这类图书常常是以畅销书的面目出现,其销量在传统出版业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就意味着,传统出版业在今后一个时期将会出现明显下降局面。这有点类似当手机照相功能日趋完善的时候,一般的数码照相机的销量会明显下降。

  与此同时,在通俗读物中在会出现一些通俗中的经典和经典中的通俗作品,它们有一定的品位和重复阅读的价值,这些大浪淘沙后网络读物、电子读物,在以电子读物流行后,会以纸质形态面世,就像我们平常在网上看到重要的文件会将其打印出来阅读和保存。由网络版、电子版升级为印刷版,将在今后的纸质图书出版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当手机照相越来越普遍时,照相机并没有消失,消失的那些在效果上与手机照相差不多的卡片相机。手机照相的普及,反而激发了对单反相机的需求,因为人们除了随手拍照的需求外,还有摄影的需求。

  同为图书,它们的内容品质、它们给人们提供的综合阅读体验是大不相同的。纸质图书将会作为图书中的高端产品甚至奢侈品,在电子图书大行其道的年代继续存在下去,就像蜡烛在电灯出现后作为一种提供独特体验和情调的照明用品成为高端消费人群中的必需品一样。就像电影随着录相机、VCD、DVD的出现并没有消失,只是因为它们的出现,被迫更加突现自身独有的品质和性能,为消费者提供家庭影院无法提供的体验,从而在相对边缘的地方占有一席之地。纸质图书将不再是一个大产业,但它不会消失。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朝鲜宣布正计划进行第三次核试验
  • 体育澳网-李娜横扫莎娃 第3次进大满贯决赛
  • 娱乐于是之清晨告别 人艺演员鞠躬哀悼(图)
  • 财经基尼系数官民数据打架 灰色收入是主因
  • 科技谷歌CEO佩奇暗示X Phone手机确实存在
  • 博客江泽民请求变换排名耐人寻味 亲历地震
  • 读书天国往事:三千女兵成洪秀全最后屏障
  • 教育中国留学生哪些问题最让老外看不惯
  • 育儿女子趁产妇熟睡抱走婴儿被监控拍下(图)
  • 管清友:中国会发生债务危机吗
  • 石建勋:日本量化宽松政策损人不利己
  • 朱大鸣:抛售豪宅是因为官场潜规则改变了
  • 倪金节:德国央行何以高调搬回黄金
  • 章玉贵:中国银行业勿蹈美欧覆辙
  • 陶冬:日元的贬值之路
  • 刘远举:全价站票是不公平的
  • 王安:房妹废了经适房
  • 李迅雷:均衡发展战略能否实现均衡
  • 安邦智库:全球央行汇率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