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在经历过多次推迟后,“梦想客机”787在2011年9月开始交付,就当外界以为其会步入正轨,持续交付以挽留对787失去耐心的客户之时,在短短十天内接二连三被曝出7起安全事故,让FAA不得不时隔33年对本土制造的飞机发布停飞指令。
波音一直寄望于通过787的新技术来赢得用户亲睐,故而使用了大量复合材料,并采用全新设计,包括电子化比例的提高等,在采用这一切技术后,波音宣称能将将油耗降低20%,这对于航空公司来说,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
尤其是在其初期预算超支后,波音一直期望未来10年787的销量能超过1100架(777订单已经超过1400架,目前787订单为848架),使该项目得以盈利。但眼下,波音的这一梦想正遭到安全隐患的打击。
英国《金融时报》称,值得FAA调查的一个方面是供应链:787的零部件供应商超过50家,分布在全球135个地点。波音称它们为“全球最优秀的顶级供应商伙伴”,但这个供应链有很大空间让质量控制失效。
飞机零部件外包已经成为目前飞机制造商降低成本的一大手段,包括中国的西飞也为787提供零部件,一旦FAA调查发现并非设计问题,而是供应商质量问题,相对来说,对波音的压力会较设计问题来的小,但势必会引起供应链的洗牌,而此前波音也表示,推迟交付的一个原因是相关部件供货不顺。
飞机需要安全,但也需要时间来磨合,这一点不能忽视。对于波音而言,不仅仅要挽回航空的信心,还有用户的信心--这个不具备航空专业知识的群体——只能靠波音尽快解决相关问题,FAA恢复停飞指令来解决,否则用户的不信任度将蔓延至其他波音机型。
波音的对手空客的明星产品A380此前也经历诸多故障,甚至危险程度更是高于此次787故障,周济生也认为,A380的机翼裂纹某种程度上比787的电池问题更严重。
现在对787下订单的航空公司退订的可能性已经很小,除非是FAA发现更为严重的安全隐患。既然波音的787订单依然高枕无忧,其应该在最短时间内发现并解决问题,抚慰市场信心,但这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