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车怎么了?反日舆论带来的消费阴影,导致日本汽车品牌9月份在中国急剧下滑46%,一场该不该抵制日货的争论也在无休止进行。日货真的像想象中的那么遭人恨吗?日本汽车真的为富不仁,只知一味在嬴弱的中国汽车产业赚钱,不懂互惠双赢吗?日系车倒了,自主品牌就能真的填补其留下的空间,实现自主崛起吗?这一系列问题需要系统论证和思考。我们希望用一个月的时间,系统思考这些问题,用事实来还原日系车,以及其与中国汽车产业的关系。
中国汽车合资过了三十年,“市场换技术”这一一度改变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格局的商业契约,在走过三十年后,由于中国政治、经济环境的温室效应,正在遭遇新的挑战。“市场没有换来多少技术”的论调一直占据产业主流,但是很少有人系统论证和设计过这一论调的基础和评估标准。
日系车作为群体最庞大,对中国汽车产业影响最深的一个参与主体,是最值得研究的样本。只破不立的批评听得太多,我们试图从悲怨的舆论中寻找合资模式的另一面,以对冲一边倒的舆论场。
在即将开始的系列专题里,我们希望在“合资模式的下一步”这更核心的主题下来进行。要理清,下面几个战略层面的问题是绕不过去的。
被忽略的零部件:中国市场对日本零部件企业的依赖有多大,中国零部件能否“去日本化”让欧美和本土零部件所替代;本土零部件的角色是什么。
合资意识:家电业对汽车业是否具有镜像效应;如何评估不同资本背景的合资品牌对中国汽车做出的具体贡献,比较日本、德国两个主要合资对象对中国汽车产业贡献,能否得出新的结论;日资合资品牌的未来空间在哪里。
技术与市场再平衡:市场换技术是否还是下一轮的产业战略核心。如果是,市场和技术如何实现再平衡;整车合资的股比是应该放开还是应该收紧;合资下一步是否应该向零部件产业设门槛,中国本土整车企业与跨国零部件合资是否会成为趋势。
如果能在以上问题上搁置分歧,重拾共识,中国汽车产业将能找到一条彻底融入全球化的现实路径。(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