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鹏伟
今年以来,浙江财政收入增长明显放缓,一些地方为完成税收任务过分地向民间收取税费。杭州杭派女装商会秘书长孟平称,由于今年杭州财政收入数字比较差,其所在区将压力分摊到企业头上,比如,今年税收增幅不够,为了数字上好看,就把明年的部分税收拿过来“预支”。
所谓“过头税”,是指过分地向民间收取税费的做法,有时间和幅度上两种形式。前者显然不妥,寅吃卯粮的做法是在透支未来,理应立刻得到纠正;而后者则较为隐蔽,由于自由裁量权的存在,征税幅度的加大也许并不违规,甚至完全可以把法规和文件摆在桌面上,以示照章办事。
真正可怕的,恰是这后面一种,这就类似足球场上的黑哨,一方红黄牌均可处罚的犯规动作,如果裁判每次都掏红牌,背后可能就有猫腻了。他会让你倍感委屈,却又申诉无门,不公平就在这种掩盖下生根发芽,只会激起更多的乱象。事实上,税务部门有区别地征税并不新鲜,背后可能有两重考量——一方面,自由裁量权会带来隐性的执法权力,利益不言自明,而 “放一马”的背后可能还有危机时 “帮帮忙”的考虑;另一方面,如果平日里就过度征收税款,则可能会提高企业下一年度的征收任务,以至于在经济不景气时使企业陷于被动。税务部门这种在不同时间、对不同企业的执法尺度差异,必然会引起企业的不满,甚至会影响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
随着经济增长的放缓,地方政府、税务部门都会感受到明显的压力,最直观的影响就是钱少了,然而和企业受到的影响相比,恐怕还是要小得多。经济不景气,土地财政又受到影响,政府自然需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税务部门也需要适当下调征税任务,以适应经济企稳的需要。反过来,如果不当税收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那么不仅影响财政收入,而且会带来大量劳动力失业,甚至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孰重孰轻?本末倒置的最坏结果,恐怕就是经营环境的不断恶劣,进而使经济发展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
以浙江的情况来看,随着倒闭和减产企业的迅速增加,企业利润的下降不仅没有受到减税的扶持,应缴税总金额反而是上涨的,如此造成的企业经营困境不言自明。如今的现实是,尽管上级一再要求不能征收 “过头税”,但征税体制仍是 “下达计划-完成计划”的陈旧模式,没能跟上经济快速变化的现实情况。就好比高考的指挥棒不变,再怎么强调素质教育恐怕也不能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更何况,一个系统的利益是趋同的,不改变征税体制而只是喊两句口号的做法,难免给人以 “装样子给人看”的嫌疑。
越是困境,越需要共渡难关,越需要彼此体谅,越需要相关职能部门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这一切,有赖统一稳定的征税尺度,更需要建立清晰灵活的财政和税收预算制度,唯此才能让经济尽早触底反弹,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