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海光
北京时间8月13日凌晨,2012年第30届伦敦奥运会落幕。伦敦奥运会举办期间,中国社会对“举国体制”和“金牌战略”的争议不断。有评论认为,中国奥运选手为整个民族带来了“正能量”,争取在有重大影响的国际体育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始终具有鼓舞人心、增强凝聚力的作用。这没错。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必要在利弊得失方面算一算账,比如“举国体制”给中国带来的商业价值,看看“中国制造”的奥运溢价有多少。
当代奥运与商业的紧密集合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比如,本次伦敦奥运会赞助中国奥运军团的国内外企业就高达61家,这些企业合计市值超万亿元。在刘翔背后,就站着15家赞助商。从国际范围看更是如此,强大的赞助商甚至已经拥有了干预奥运赛程的权力,主办者因此常把最精彩的比赛按那些最有价值市场的“黄金时间”来定,为了获得更大收视率——也就是商业价值,运动员的着装甚至都正在向更性感的趋势靠近。
从这个角度考虑就会发现,一个国家为奥运会投入更多的资源获取更好的成绩,并不一定必然亏本。因为奥运成绩与国家形象确实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而国家形象又关系到一国商品的出售价格。几年前,德国专家曾就“某国制造”做过一次调查,“德国制造”的价值约为4.5820万亿美元,相当于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67%。“美国制造”的价值高达17.8930万亿美元,列全球第一,其后是“日本制造”,价值6万亿美元左右。调查结果还显示,“德国制造”不仅指德国的机械设备或汽车更好卖,来自德国的管理人员也会比来自土耳其或南非的经理更容易谋到职位。与之相比,中国则拥有一个商业“低价”的国家形象。
要改变“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形象是个复杂工程,但通过奥运会取得优异成绩,继而通过国家形象的提升使中国制造实现某种程度上的“奥运溢价”则是一条行得通的路,因为奥运会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你甚至在任何领域都无法找到一个可与之匹敌的人类集体活动。哪怕外国消费者因为奥运会对中国的印象深了一点点、好了一点点,其带来的经济效益都是极其巨大的。去年,中国出口总额是18986亿美元,其中“中国制造”占比94.7%,如果只实现百分之一的“奥运溢价”,比如一双鞋子多卖了10美分或多卖了百分之一的鞋子,四年下来也将近千亿美元。这个规模的收益相信不会比举国体制对体育的投入少。
上世纪日本与韩国商业的腾飞,也都有很多“奥运因素”。有个概念叫原产地效应,是指品牌原产地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进而影响购买倾向。消费者对某国或地区生产的产品具有总体性认知,显然,国家形象不仅在这一总体性认知之内,而且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举国体制的优点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夺取更多的金牌,但对这一体制的非议也不容忽视,比如“金牌至上”原则指导下的急功近利和不够人性等等。这些非议表现在奥运会上就会向观众传递负面信号,使外国消费者对中国的评价降低,进而影响“中国制造”的价格与销量。
正负相抵,剩下的就是我们在金牌战略中获得的“奥运溢价”。这笔经济账其实有关部门很有必要算一算。如果真能革弊兴利,得出一个干净的、负面价值最小的“举国体制”,既能说服老百姓,同时对全世界的体育也是一个巨大贡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