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油价下调的条件已经满足,7月11日调价时间窗口开启的同时油价将下调,下降幅度将超过4%。果然,油价准时于11日凌晨下调(本报今日A12版)。
这是发改委官员首次提前明确公开成品油调价时间。此前,按照成品油价格机制,只要满足“国际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这个条件就应该调价,但往往到了规定的调价时间,不仅不按时调价,而且经常出现突然袭击式的调价,让车主们猝不及防。
显然,如果成品油价格机制合理,并严格按照规定执行,车主们很清楚什么时间涨价什么时间降价,就不会出现深夜排队加油等异常现象。而目前这种不合理的机制,实际上造成了信息不对称,车主们不知道调价的确切时间,而据笔者所知,中石油与中石化(即“两桶油”)早在调价几天前就从内部获得调价信息。
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种怪象,即涨价前几天“两桶油”的批发和零售环节减少供应、囤积成品油等待涨价;而在降价前几天,则加大促销力度以赚取更多利润。也就是说,调价时间不透明给车主们造成了损害,却给垄断企业创造了利润。这次发改委官员提前明确调价时间,就能减少车主损失,避免油企从中牟利。
在笔者看来,这种“预告式调价”不能只是偶尔出现一次,应该制度化常态化,即在相关价格法律法规中明确,政府定价的商品应该在调价之前的一个合理时间进行预告,以提醒各个方面做好相关准备,严禁袭击式调价和偷偷调价。对水价、电价、气价、火车票价等公共品的价格,都应该提前一定时间进行预告。
当然了,公众更期待成品油价格新机制的制订过程透明、民主,而且,成品油的成本也要让公众一眼望穿,不再遮遮掩掩。众所周知,不少行业的标准和规定在制订过程中,行业主要企业都参与其中,显然,这至少确保了企业利益。那么,公众想知道成品油价格新机制形成过程是怎样的,“两桶油”有没有参与?
而且,笔者所说的“预告式调价”,不仅是对成品油而言,与成品油价格有关联的出租车附加费、航油附加费的调整,也应该在成品油价格新机制中进行明确,并提前预告。考虑到燃油附加费跟涨不跟跌,各地政府部门和某些行业调价不及时,各自为政,国家应该进行统一规定,统一管理,让价格联动真正联起来。
(北京 冯海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