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9日19:56 新华社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构建科学合理发展格局——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述评之四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题: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构建科学合理发展格局——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述评之四

  新华社记者张辛欣、安蓓、何宗渝

  下好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近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

  “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大力度实施创新驱动,中国经济“新版图”正在浮现,百姓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撑起协调发展大格局

  今年10月起,吉利伦敦电动汽车公司的TX5汽车零部件开始通过中欧班列运抵义乌,不仅运费少了,时间短了,企业效率也明显提升。

  到目前,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近7000列,为中国从沿海到内陆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我国“十三五”时期和更长时期的发展,逐步明确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为中国发展谋篇布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重点。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要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产业发展。

  “这是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基础上的拓展、加强和深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说,所谓拓展,主要就“一带一路”建设而言,将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与区域发展相对接;所谓加强,主要就长江经济带发展而言,促进东中西三大板块协调发展;所谓深化,主要就京津冀协同发展而言,率先改革突破为全国提供经验。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范恒山说,下一步,将在实际操作中深化、细化、实化区域政策,健全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协调机制,增强针对性、体现区别性,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创新驱动勾勒区域发展“新版图”

  我国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批经济发展新高地逐步形成。

  一台双臂机器人轻松将两件电子元器件吸起、转移至工作台面,另一台机器人随即开始焊接作业……在重庆两江机器人展示中心,原本需要10名工人的作业线如今仅需1名技术人员值守。正是看中了重庆的汽车、电子产业升级需求,全球排名前五位的机器人企业中已有4家在此布局。

  近年来,积极吸纳、移植高端生产要素和技术,中国西北角正在“旧貌换新颜”。

  在东北,代表先进制造的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在中部,光纤光缆逐步成为优势产业;在东部沿海,人工智能等前沿创新加速涌现……根据国土的区域空间布局、生产要素条件和研发制造基础,我国做了一系列发展规划,通过创新推动形成经济发展“新版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对西部、东北、中部、东部等地发展提出方向和要求。“这既表明了政策的连续性,又体现了差异化发展。”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说,比如,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优先位置,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建设的带动作用,东部率先发展则旨在发挥重要增长引擎和辐射带动作用。

  推动协调发展,也要在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会议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作出部署。推动落后地区加快发展,促进关键领域“填平补齐”,中国经济将焕发更持久活力。

  以人为本突出“获得感”

  高质量发展意味着生活质量和创造财富一样重要。

  “过去主要解决‘有没有’,现在则要着力突破‘好不好’。”李北光说,区域、城乡发展尤须坚持问题导向,在“人”字上做文章。

  收入分配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养老并轨……近年来,持续不断的民生红利提升了百姓的公平感;从打好精准脱贫等攻坚战,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再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系列部署兼顾效率和公平,区域发展“人情味”逐步显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

  “明确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而是以人的生活水平为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来有为说。

  专家认为,这个目标纠正了一些关于区域发展就是搞搞工程建设,通过更快增长弥补短板等观点,是区域协调发展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指标,具有深远的意义。

  城市的发展也更加注重人本理念。在区域协调的背景下去看城市群发展,在城市群背景下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中小城市和特色小镇发展之路也是此次会议亮点之一。这再次表明城镇化不是将农业转移人口简单地向城镇集中,而是因地制宜,更加注重城镇的吸引力和承载力,更强调谋篇布局。(完)

责任编辑:陈楚潺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