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经济发展的最大风险点是“效率”问题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特约评论员/万喆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定调。报告内容许多看似波澜不惊,实则蕴含深意,对当前较为关键和尖锐的问题给出了深刻意见。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十九大报告也指出,“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这其中包含了一个要点,即:未来经济发展的最大风险点其实是“效率”问题。

资料图:煤矿。 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资料图:煤矿。 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效率”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关键。在当前中国经济内外部皆处于复杂背景的状态下,任何微观政策都不可能是完全单向性和一劳永逸的,需要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市场的反馈、市场的波动,并且不断加以引导、修正和调整。

  无疑,在我国取得巨大经济建设成就的同时,许多部委及地方政策制定者与管理者的治理水平、思路仍未完全跟上,“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的政策出台和执行方式仍然存在,“简单粗暴”显然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需要,也不利于改革深化。

  改革要想继续深入推进,必须解决“低效”问题,要“有效”推进,才能“高效”推进。因此,本次会议提出多项深度改革举措,着眼于效率平衡和长远发展。在脱贫方面,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在农业方面,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在住房方面,要加快建立租住房长效机制。

  在金融方面,这种对“效率”的要求更加明显,而“建立长效机制”,使市场秩序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得到充分保障和长足发展,是“效率”性改革的另一重要体现。

  财政政策方向仍然积极,但重点在于加强政策效率,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对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持力度,压缩一般性支出,切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都意味着要改变过去“积极”就等于一味追求量的增加,罔顾政策执行的方式、收益和副作用的衡量。这也是此次会议所述追求高质量经济的一部分。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主要是谨防大水漫灌的方式,防止信贷扩张规模的快速和持续上升,不会再将货币政策当作“拯救”经济指数的主要方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会相机而为,采取削峰填谷的方式,针对加强监管等其他政策,平滑流动性,保证结构性改革中的市场相对稳定,勿使之出现风险失控的局面。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传达给我们三个信号:第一,金融监管不会放松;第二,金融监管将会常态化,加强监管不是额外工作,而是过去监管不足,有规不管,有规不依;第三,长期看,监管会趋稳,完善制度建设,达到更高水平的平衡。未来会更注重可持续性,会着力于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加强监管机制建设,为提高经济质量服务。

  总体看2017年的中国经济,有三个特点:一是韧性好于预期,保持了较为平稳的态势;二是整体符合预期,基本上是前高后低的形势;三是改革高于预期,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扭转经济脱实向虚,且将会常态化、机制化。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但从经济上看,2018年的挑战也将较大。

  想要建立新时代的现代化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在“效率”上狠下功夫。这种“效率”,绝不是过去那种无视投入效益比的效率,也不是过去那种只重数量的效率,更不是只顾眼前的效率。

  新时代的经济发展,需要从局部效率转向全局效率。全局效率需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

  新时代的经济发展,需要从浅表效率到深度效率。未来在激发企业家精神、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等方面,必须做出更多改革,提供更宽松的环境,让企业自主竞争,让市场优胜劣汰,完成转型升级。结构性政策要发挥更大作用,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强化创新驱动,发挥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合理增长。因此,将进一步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相信这将为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全新路径,为解决世界经济难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系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第1期)

 

责任编辑:陈楚潺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