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松祚:经济增长最大瓶颈是管的太死 要松绑

2014年08月01日 23:14  央视  收藏本文     

  CCTV2《央视财经评论》:PMI持续向好 释放什么讯号?

  今天,国家统计局发布了7月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51.7%的数字,比上个月提升了0.7个百分点,创下了今年的最大上升幅度。这也是这一反映经济活跃度的关键指数,从今年3月以来,连续第5个月呈现向好的趋势。那么,PMI的持续回升是否预示着中国经济的全面升温?在PMI数据的背后,中国制造业又正在经历着怎样的变化?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特约评论员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著名财经评论员刘戈共同评论。

  7月PMI指数出炉,折射经济呈现哪些新变化?机器人为中国制造带来哪些新活力?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将带来哪些新期待?

  向松祚:经济肯定已经企稳回升 但现在还不敢说是全面升温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最近中国经济的好消息确实很多,我们从数字上来看,比如说我们二季度的出口实现了稳步的增长,那么我们消费的增长仍然是相当的平稳,并没有出现原来预期的可能会有所下滑。那么我们从股市里面来看,最近的股市大家都比较高兴,有几连增。更多的就是房地产市场,房地产的销售额和销售面积虽然还在下降,但是下降的加速度在减少。也就是说,这个市场的调整没有出现人们担心的剧烈调整。今天制造业的PMI指数,进一步说明了我们经济肯定是企稳回升,当然我们现在不敢说全面的升温。

  另外从我个人的观察,我最近到东部沿海,比如说到浙江,然后到西部也去看了一下。我问浙江义乌最大的一个出口企业的老总,我说你现在怎么样,他说比较困难,但是我能够活,我说为什么能够活?他说因为我们以前的市场在这儿,就是以前中国的出口企业在海外打下的市场基础、销售网络在。如果我现在产品稍微有一点儿升级换代,改变一下,哪怕我的价格再稍微高一点儿,海外还是能够接受,所以在这个指数里面,出口的指数有一个比较强劲的回升。所以总体来讲是有很多的好消息,但是我们还不能过于乐观。

  刘戈:制造业的总体情况还是一种预期 不要把预期当成现实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在PMI指数里面有一项是新订单的指数,这项指数占的权重还是比较大的,我们看这个指数是53.6%。也就是说,高于我们现在PMI的整体的数字51.7%。从这个角度来讲,现在制造业总体的情况还是一种预期,我们不要把预期当成现实。也就是说,虽然有很多的好消息,这个好消息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信心,但是它仍然是一个预期,它并没有说我们整个实现了一个复苏,说这样的话还为时尚早。

  我看到《华尔街日报》昨天还是今天的一篇文章里说了这么一句话,过去几个月来,中国政府的政策正在刺激中国经济反弹的乐观情绪,我觉得这句话说得还是比较准确的。

  向松祚:中国经济的企稳回升来自于结构调整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根据我们的观察,特别是从银行掌握的数据来看,这里面有一个深刻的变化。现在都在讲中国结构的调整转型,我更愿意讲企稳回升是来自于结构的调整。

  我讲的结构调整是两个层次,一个是产业内部,从银行掌握的数据来看,新兴的行业,特别是以互联网、电商为代表的行业,还有高端的装备制造业,他的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结构调整非常明显。另外一个就是地区的调整。我们传统的出口重点地区,比如说江浙、长三角,现在总体来讲还是比较低迷的,很多企业还是有很大的困难,特别出口企业。但是你到重庆、成都这些地方去看,这些出口企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以后,他们增长速度非常快。所以我们更愿意看到中国经济的企稳回升是来自于结构调整,这是一个更深层面的好消息。

  向松祚:我们经济开始企稳回升跟上半年的政策分不开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当然政策是很重要的,我们经济开始企稳回升跟上半年的政策分不开。新一届政府宏观调整政策的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现在这个词跟以前不同,比如定向调控,比如微刺激,这个不是我们政府用的词,这是市场用的词。这里面就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假如说我们不采用任何政策的行动,完全靠市场的内升动力,经济的增长速度会有多少?这是一个经济学的问题,确实有很多人做过这种模型的测算。就是说如果政府不出任何刺激政策,比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我们不采取任何办法,完全靠13亿人,包括海外市场的衣食住行的需求,中国经济至少可以增长6.5个百分点。

  为什么政府的调控方向发生了变化?克强总理一再强调的就说两个词,一个是释放这个市场的活力,最近他在会议上讲了东北一个企业的项目要开工,已经盖了一百多个章,还有十几个章没有盖完,但开工期早就过了。就是说你要释放市场的活力,要解放生产力,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是激发市场的活力,这是增量,市场的活力本身在这儿,但现在有各种政府的法规把它束缚起来了,所以为什么要简政放权,要下放这些审批,这是我们今年宏观政策一个最基本的方向。

  刘戈:当服务业能补上房地产和建筑业的下滑 经济就真的企稳了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给大家看一张表,这张表就是最近几个季度GDP的构成,我们看到在这个表里面,制造业领域的变化表面上看不大,在这里面其实一些传统的、旧的制造业实际上在下滑,而一些新兴的装备业、电子工业在上涨,那么这一部分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同时包括批发零售、包括餐饮也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这里面其实也是此消彼涨,包括一些高端消费、奢侈品消费可能在下降,另外一些大众性的消费在上涨。但是下降的比较大的是房地产和建筑业,这个大家都已经有目共睹,那么其他一块叫做其他服务业,这个比例在不断的上升。其他服务业其实就是指餐饮、零售,围绕着制造服务业等等这样一些新兴的服务业,那么它在不断的增长。那么当这一块能够补上房地产和建筑业的下滑的话,我们的经济就真的企稳了。

  向松祚:给市场松绑以后 市场的自身增长可以推动经济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我们今年是一个政策方向的改变,它其实没有多少刺激。比如从货币政策来讲,我们弄的定向降准,我们用的所谓的叫定向降息,比如国开行一万亿的抵押贷款。比如说我们调解贷存比的考核,其实这些它并不是直接的刺激,它不是叫直接的刺激,这个政策要发生效果,完全要靠金融机构,要银行自身有这个动力。

  我们国家新一届政府的宏观调控的思维方式可以说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这个变化是对的。你不要认为说,政府去搞一些什么刺激,经济就会起来,它不是。而是你把内升的活力激发起来,你释放出来,那么什么叫释放?就是松绑,松绑以后,市场的自身的增长可以推动经济,所以看真正的复苏回升的动力是不是强劲,这个强劲就取决于市场的活力。

  刘戈:今年铁路客运第一次超过货运 这意味着生产服务业在更多的和市场接触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这些动力有了以后,就看企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很多企业,就像一些传统的,包括钢铁生产企业,他们以前处在一个东西不愁卖的状态,所以总体上来讲,他们无论是从品种,从营销,从品牌从各方面来说,相对而言是比较弱的。

  其实我们去和不同的人在一起谈论的时候,比如说在中国铁路总公司,我跟这边搞货运的人在一起聊,他们说太差了。那么上半年货运的同比下降了2.5%,这很可怕了,而且每个月环比在下降。但是你跟客运部门的人聊天,6月份同比,客运量增长了百分之9点几,其实是此消彼涨。今年中国铁路的运量发生了一个历史性的变化,客运第一次超过了货运。那么这意味着更多的服务业。一方面有消费,一方面都是所谓的生产服务业,它在更多的和市场接触,那么有更多的人有更积极的市场行为,这样就带动了客运的增加。

  向松祚:经济增长的最大瓶颈是管的太死 最重要的是给市场松绑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我给你讲一个故事,我去企业去调查的时候,谈到中国经济一些问题。有一个企业家等我讲完以后,他非常严肃跟我讲,办法总比困难多。所以我的意思是,传统业是很困难,产能过剩是很困难,但是你要相信企业家,你要相信市场,市场蕴含着无限的创造力,或者我们套一句话说人民群众蕴含着无限的创造力。从这个意义上,你就知道,中国经济增长或者持续强劲增长最大的瓶颈在哪里,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说要给市场松绑。

  克强总理反复讲得管得太多,管得太死,管得太细,你把市场管死了。企业家想这个也不能做,他怎么转型?钢铁、汽车这些传统行业,还有新兴行业怎么办?所以我们下一步就是简政放权,减少审批,甚至不要审批,让企业去做,企业一定能够想到办法,这就是我们对中国经济增长最核心的信心所在。当然有些具体的,你需要采取一些办法。比如说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个需要有一些具体的措施去解决。

文章关键词: 向松祚中国经济瓶颈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日本决定给钓鱼岛五个附属岛屿命名
  • 体育斯杯-男篮克俄罗斯获连胜 李晓旭准绝杀
  • 娱乐张默与两人吸毒被抓视频曝光 当场认错
  • 财经一图看清取消限购城市 10城官方明确宣布
  • 科技剖析转基因:从科学的角度出发
  • 博客实拍:我在新疆莎车的真实见闻(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高三化学学霸获奥赛金牌 曾抄佛经静心
  • 贺江兵:没有美女的行业是没有前途的
  • 谢百三:沪港通消息兑现时牛市或结束
  • 花木兰:刚需最好等楼市下跌捡便宜
  • 傅蔚冈:大城市落户将越来越难
  • 余丰慧:定向降准跑偏是个大问题
  • 艾经纬:解除限购楼市也不能能复活
  • 齐俊杰:摩天大楼压垮中国经济
  • 慕容散:A股时代郭敬明进去姚明出来
  • 罗天昊:户籍改革还差最后一步
  • 郎咸平:逆城镇化发生是最可怕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