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1月份我国CPI数据:物价开局平稳温和

2014年02月14日 15:46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2月14日电 (记者 刘铮)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5%,环比上涨1.0%。

  “春节所在的月份往往物价涨幅较大,但今年春节所在的1月份物价总体比较平稳温和,全年物价形势开局良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说。

  从历史数据看,2013年春节所在的2月份CPI同比上涨3.2%,涨幅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2012年春节所在的1月份同比上涨4.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而2014年春节所在的1月份同比涨幅为2.5%,涨幅与上月持平。

  春节前夕一般是市场销售旺季,加上通常天气寒冷,食品价格涨幅往往较高,推动CPI明显上涨,为何今年春节前夕的物价走势比较平稳温和?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室主任牛犁分析,往年节前容易出现暴涨的猪肉价格,由于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生猪存栏较高,原有的“猪周期”发生了变化,今年1月份价格反而略有下降;牛羊肉价格涨幅虽然较大,但消费占比相对较小,对物价整体涨幅影响有限;加上今年1月份天气比往常暖和一些,蔬菜等新鲜产品供应比较充足,菜价涨幅没有以往那么大(以往有时环比涨幅超过20%)。

  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今年1月份全国猪肉价格环比下降1.0%,同比下降4.3%;鲜菜价格环比上涨12.1%,同比上涨2.1%。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分析认为,今年1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较多,主要是受节日因素影响。猪肉价格环比下降主要原因是,猪肉市场供应量在稳定增加的同时,消费需求因浪费现象有所遏制等原因比往年同期有所减少;鲜菜价格同比涨幅缩小的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鲜菜价格涨幅较大、对比基数较高。

  王军认为,节俭过节的新风也对稳定节日物价发挥了重要作用。奢华消费、公款消费对消费市场往往有龙头带动作用,今年春节期间这方面的消费受到了强有力的抑制,对节日前后的物价稳定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例如,节前价格往往会上涨的烟酒及用品,今年1月份价格环比下降了0.3%。

  CPI关系百姓生活,平稳温和当然有利于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生活改善。不过,专家也指出,低位运行的物价也反映出当前中国经济的总需求仍然相对疲弱,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特别是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1.6%,降幅比上月还略有扩大,说明市场需求仍有待提振。

  “从1月份看,结合经济运行情况,全年物价涨幅可能会比较温和。当前物价问题不是主要矛盾,当然也不能掉以轻心,资源价格改革还要兼顾稳定物价。”王军说。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党报批色情业有益无害论:你家里人知道吗
  • 体育冬奥李坚柔夺中国首金 张虹中国速滑首金
  • 娱乐奥巴马期待《纸牌屋》回归:求别剧透
  • 财经王石称今年楼市“非常不妙”
  • 科技中电信4G套餐出炉:上网卡半年300元包6G
  • 博客美军司令称“不介入中日之战”始末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女硕士人数3年超男生遭教授调侃
  • 江濡山:形形色色的一男多女现象
  • 朱宁:兜底和隐性担保会破坏市场规则
  • 江濡山:谁在深化改革进程中搅混水
  • 陶冬:从腊肠滞销说起
  • 郑风田:户籍制度改革困局
  • 姚树洁:习近平的外交攻略
  • 叶檀:为信托地雷买单
  • 刘杉:新兴市场或有更多货币贬值
  • 高善文:经济增长将继续下滑
  • 徐斌:中国决策层现在颇为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