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城乡养老保险并轨不触及既得利益者钱包

2014年02月08日 13:03  法制晚报 

  法制晚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2013年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汇报,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城乡壁垒”多年来一直存在,这在客观上把中国公民区别开来,分而治之。实质上,工人抑或农民只是职业不同,在享受养老、医疗等基本的社会保障方面不应该有什么差别。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有效并轨后,城乡居民享受水平大致相当的养老保障,这的确是一大进步。这意味着我国开始从城乡制度分别建设的阶段,进入到打破公共服务城乡二元制度、推进制度并轨的新阶段。

  但问题是,我国的养老保障不仅仅是城乡二元的“双轨制”,而是“四轨”甚至“五轨”制——部队、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农民退休拿到的钱完全不同而且差距较大。

  昨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使全体人民公平地享有基本养老保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推进“新四化”建设的需要,这既有利于促进人口纵向流动、增强社会安全感,也有利于使群众对民生改善有稳定的预期。的确,基本的社会保障必须把“公平”二字放在首位,所以医疗、养老的全面并轨理应加速。

  相对而言,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只是养老制度全面并轨中一个难度较小的步骤,因为它只涉及如何筹资的问题,不会触及既得利益者的钱包。使全体人民公平地享有基本养老保障,更难的一点或许是“损有余而补不足”。2013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社会保障绿皮书,其中显示,近40%的人认为养老金过少,甚至不能满足生活需要,但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中,只有3.8%认为不能满足需要。相关调查还显示,在养老多轨制并行的状态下,不同个体拿到的退休金差距可达50倍。

  我们的改革已经到了“啃硬骨头”的阶段,所以在顶层设计上应该把“城乡并轨”当做“全面并轨”的一个组成部分来一起推进。“全面并轨”不仅仅利于公平,还可以减轻财政向机关单位划拨养老金的压力,从而省出更多资金,用来补贴城乡统一的养老基金账户。

  要让养老基金账户更加丰盈,我们还建议在“个人缴、集体助、政府补”这三者之外,制定相关政策,让垄断性质的国企多出点钱。此前就有专家论述过:国有资产从性质上而言是全民所有,是劳动者以往的劳动积累,因此把国有股部分股权划归养老金具有理论依据。

  此外,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只是有利于“促进人口纵向流动”,但是从春运大潮来看,现在更显而易见的是“人口横向流动”。所以,我们不仅仅期待养老制度的全面并轨,还渴望养老保险的缴纳与提取实现“全国漫游”。

  当然,在全国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实条件约束下,“漫游”不能一蹴而就,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全面并轨也不可能马上实现。但是在马年春节之后,我们渴望这样的并轨与漫游“马上就有时间表”。至少和延迟退休相比,养老制度全面并轨应该快马加鞭、先走一步吧?

  本报评论员 庞岚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日本谈未救助中国渔船原因:中方取消请求
  • 体育冬奥开幕两传奇点圣火 故障五环变四环
  • 娱乐网友关注张艺谋罚款去向 回应:公共服务
  • 财经今年能买房吗:二三线城或仅20多个健康
  • 科技世界电竞大赛终结:因钱饮鸩止渴
  • 博客实拍北京初雪(组图) 冯小刚和春晚的交易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民警帮父母“骗”孩子合理用压岁钱
  • 鲁政委:中国利率市场化的锚和千年虫
  • 清议:对周小川的公开质疑
  • 张捷:从白圭陶朱公谈流动性定价权
  • 天天说钱:日本首富的“中国野心”
  • 秦全耀:马胜利包子铺为啥关张?
  • 黄有光:驳中国债务与房价危机论
  • 巴别塔荔枝:福利国家如何催生同性恋
  • 启东:劳动力成本攀升与高成本时代
  • 花木兰:美国缩减QE的副作用
  • 林海:京东上市 偏向虎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