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今年资本市场表现可能比2013年活跃

2014年01月20日 15:29  新浪财经 微博

  2014年:四个不确定性与四个挑战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连 平

  2014年在外部需求小幅改善、潜在增长能力支撑、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和宏观政策适度刺激的作用下,我国经济增长仍能维持在合理区间,但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也面临多方面挑战,资本市场表现比2013年可能相对活跃。

  一、2014年经济增长保持平稳的四点理由

  一是外需小幅改善。2014年,世界经济有望逐步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发达经济体有望继续好转,新兴经济体增速有望企稳,国际经济环境可能相对稳定,总体略好于2013年。2014年中国出口增速可能略高于2013年,约为8.5%左右,对增长贡献有所增大。

  二是内生动力支撑。在城镇化加快步伐,出口改善拉动制造业投资回升以及改革促进服务业投资的大环境下,2014年投资增速大致会与2013年持平,保持在20%左右。2013年以来出台的促进信息消费等政策会逐步见效,政府在2014年还会进一步加大促进消费的力度,同时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有利于居民消费的升级。预计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6%左右,实际增速为12%左右,都略高于2013年。

  三是改革红利释放。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并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成功的改革能释放要素新动力,将我国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我们曾作过专门研究,在大力改革且成功情景下,虽然资本和劳动力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会有所下降,但由于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高,未来十年左右我国潜在增速仍可达到约7.6%的水平,且资本效率稳定,增长质量将得以持续提升。

  四是适度政策刺激。本届政府提出了要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政策要求。2014年中国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仍是“物价涨幅不超过3.5%的上限,经济增长不跌破7.5%的下限”。一旦出现经济增长有下行压力时,政府仍会通过适度的政策刺激来确保经济增长不跌出下限,就如2013年上半年一样。这种宏观调控思路既可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又可减轻大规模刺激政策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对于稳定市场信心也有较好的作用。

  综合以上分析,预计2014年GDP同比增速将略好于2013年,仍将维持在7.5-8%的合理区间,初步预计在7.8%左右。且季度波动较小,全年运行平稳。

  二、2014年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面临四个不确定性和四个挑战

  2014年整体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同时,经济运行面临的一些不确定性也不容忽视。

  一是外部环境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如美国QE退出在2014年是大概率事件,虽然市场对此已经有所预期,但由于持续多年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必然会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短期的冲击,未来全球资金流动也将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同时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放缓趋势并未明显好转。这意味着世界经济仍未能完全摆脱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仍面临较为不确定的外部经济环境。

  二是结构性失衡仍可能释放负面效应。2013年多增的社会融资规模中大部分流入房地产及地方融资平台,这不但造成中国经济结构的进一步失衡,也对实体经济其他领域的资金获得形成“挤出效应”。特别是由于对这两个领域的宏观调控政策一有收紧,国内投资增速就可能受影响,进而影响中国短期经济增速。结构性失衡已经在某种程度上“绑架”了中国经济,使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艰难。

  三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仍然严重。从国际通行的反映产能过剩状况的指标——产能利用率来看,IMF在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第四条款磋商工作人员报告》中估算,目前我国的产能利用率已经跌至60%,远低于公认的80%合意区间。从国内分行业的差能过剩情况看,目前钢铁、有色金属、非金属、橡胶等亲周期性行业,产能过剩成本远大于生产过剩成本,所以目前这些强周期的资源品行业普遍出现了生产过剩、库存堆积,供求关系恶化的风险。此外,除了煤炭采选业和饮料、纺织服装等消费性行业,其他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也均普遍低于80%,存在产能过剩现象。尤其是有色金属行业和食品行业的产能过剩现象也较为严重。

  四是经济潜在增长率下行压力仍存。从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的变动趋势看,随着中国人均GDP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也面临持续下降的趋势,这也是近几年我国GDP增速放缓的深层次原因。在没有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来弥补潜在增长率下降的趋势之前,我国经济增速趋势性放缓的压力仍存。这也是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的主要原因。

  2014年宏观调控需要处理好四对关系:一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产能过剩处置、房地产调控等中长期需求与保持经济增长运行在合理区间的短期需求之间关系;二是经济去杠杆、控制系统性风险的长期需求与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适度的短期需求之间的关系;三是积极财政政策与严管“三公”支出的关系;四是为控制过度融资需求、避免杠杆率续升而实施偏紧货币政策与缓解资本流入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开放性国际收支政策之间的关系。这四对关系实际也是2014年宏观调控所面对并需加以平衡和解决好的四个矛盾;鉴于这四对矛盾的复杂性,因此可以说是宏观调控面临的四个挑战。

  三、2014年资本市场仍会受到制约,表现可能比2013年活跃

  2014年,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旺盛和银行存款增长受限的矛盾依然存在,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财政存款运行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大幅下放的可能性不大。2014年的流动性难言乐观。金融机构流动性继续呈总体稳中有所趋紧的态势,伴随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总体利率水平较2013年也会进一步有所上升。这些因素会使资本市场运行承受压力。

  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长保持总体平稳、资本流入增多和改革热点等因素,2014年资本市场表现可能比2013年活跃。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代表呼吁公务员加薪:企业增长非常大
  • 体育NBA-杨29分湖人连胜 英超切尔西3-1曼联
  • 娱乐媒体曝春晚联排节目单 董卿玩法式深吻
  • 财经2013年GDP超56.9万亿元增速为7.7%
  • 科技传运营商杀入基金电商推类余额宝产品
  • 博客谁在妖魔化当代日本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生分段买火车票全程不下车回家(图)
  • 郑风田:1号文件端牢中国人的饭碗
  • 刘石:制度效率才是第一生产力
  • 易宪容:中国股市乱象的根源在哪
  • 姚树洁:新年中央一号文件三大要点
  • 海啸希望:中国究竟是钱荒还是钱多
  • 叶檀:中国持有大量美债没啥可指责的
  • 雷思海:中国增持美债的战略账
  • 姚树洁:萨科齐50步笑奥兰德100步
  • 陶冬:股票初现分歧 澳元再积疲弱
  • 杨再平:2013年中国银行业十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