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玮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中国分享了世界经济增长的红利,在新一轮的世界经济格局调整中,中国经济应该融入世界,获得自己的发展机会。
曹远征是在大连出席“开放驱动创新”21TIME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作出这样的表示的。
“只有通过进一步的开放促进改革,才能使中国经济即使回不到两位数的增长,也能够在下了一个台阶后站稳脚步。” 曹远征说。
对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意义,他认为怎么估计都不为过。“虽然现在还看不出它的样子,但是在1980年代初期,人们也看不出深圳现在的样子。”曹远征对本报记者表示。
上海自贸区接轨国际惯例
曹远征强调,上海自贸区其实是中国的自贸区,是中国跟国际惯例接轨的尝试,这类似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一样。本世纪初在加入WTO前后争论非常之多,但加入WTO后的这十年却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一段时间。
对于上海自贸区的创新,曹远征认为,创新是不可规划的,这是中国改革的经验。在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等这些基本方向的指引下,怎么创新则是另外一回事。“在这块地种庄稼能种出什么?这和深圳当年的经验是一样的。”曹远征说。
在他看来,上海自贸区对改革最大的含义在于全国人大豁免了包括《外商投资法》、《中外合资企业法》等在内的若干法律,随后会有更多的相关法规得到豁免。他认为这也是上海自贸区最重要的创新,即更多地按照国际惯例来做事。
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了对上海自贸区暂时停止实施有关法律的草案审议报告。根据草案,在试验区内,对负面清单之外的外商投资暂时停止实施《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3部法律的有关规定。国务院建议暂停实施上述法律有关规定的时间为3年,适用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务院决定设立的试验区。
和其他地方也在规划的自贸区改革方案相比,上海自贸区将更多的地体现在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服务方面的开放。“上海自贸区开放将带来高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引领全国产业结构改革。”曹远征说。
以开放促进改革
作为人民币最大的本币市场,上海将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自从2009年人民币开始用于跨境贸易结算,如今已经占到跨境贸易结算14%的份额。人民币也在境外发展了离岸市场。为何人民币会得到广泛使用?曹远征认为,这其中有亚洲地区本币化的动力。自从15年前亚
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亚洲就开始减少对区外货币的系统性依赖,而中国又是东南亚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不过曹远征认为,人民币国际化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因为目前的人民币还未实现自由兑换,而国际货币必须是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这也是提出人民币可兑换的背景。他强调,上海自贸区其实是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其意义在于能不能找到途径来解决这些困难,推动人民币可兑换和金融市场的形成。“这就是开放促进改革。”曹远征说。
对于人民币资本项下的开放,曹远征认为,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IMF)的定义,中国已经满足了绝大部分项目,仅有少数不可兑换。
IMF的定义将资本项目分为7大类和40个子项。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在去年发布的课题报告,目前我国不可兑换项目有4项,主要包括非居民参与国内货币市场、基金信托市场以及买卖衍生工具。在40个子项目中,中国基本可兑换项目有14项,部分可兑换项目有22项,后者主要集中在债券市场交易、股票市场交易、房地产交易和个人资本交易。
在曹远征看来,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实现资本项目下开放、本币可兑换将是不可避免的过程。
三中全会的改革方向
对于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曹远征认为,经济低速增长还将维持更长时间。但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结构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表现为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转型,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方式对资源耗费型的改变。“导致过去经济增长的因素正在发生变化,使得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曹远征说。
即将在今年秋天举行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未来改革的方向。曹远征认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7月23日在武汉发表的讲话代表了三中全会讨论的改革方向。当时,习近平从6个方面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深入调查研究的重大问题,其中包括进一步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