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政府在新兴产业中的功能是提供公共品

2013年08月10日 17:39  新浪财经 微博

  新浪财经讯 8月10日消息 今天下午,中国经济50人论坛在上海科学会堂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与会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提出,上海具备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条件,政府在这个产业中的功能是提供公共品,对新兴产业的支持要讲究方法。

  发展转型提出已经十几年了,但转型成效不甚显著。吴敬琏总结到,由于存在体制性的障碍,十五计划期间增长方式的转型没有取得成效。体制性障碍主要是两条,一条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上作用体大,压过了市场的作用;二是资源配置达到的目标往往是正期的目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GDP的增长。

  关于如何解决这个体制性障碍,吴敬琏说,中央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吸收了许多地方上所提出的创意,包括营改增以及营改增引起的其他财税政策的改革。他认为,上海自贸区因为有一个改革基本经验,是用开放来促改革是最有效的方式。

  吴敬琏特别提出,上海转型途径是制造业的服务化,即制造业向价值链的高端延伸。从这个层面来看,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应该被提上议程。他指出,上海积聚了大量高素质技术人才、高等教育和科研力量,拥有长三角强大的现代制造业基础,面对国内最大的市场,以及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系,这些都是上海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基本条件。

  “历史的经验都证明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都孕育着新的产业革命。这次全球的金融危机也同样正在孕育新的产业革命,从某一些处理得比较好的发达国家可以看到这一个新的产业革命真的到来了。”吴敬琏认为中国应该有所作为。

  吴敬琏强调上海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牢记企业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因为原始性创新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功的不确定性太大,成功的概率太低,这种条件之下只有一个办法能够避免大的失误,就是发动千军万马的企业是闯和试验,如果概率只有万分之一,有1万个以上的企业在闯和试验,根据法则总有企业能够成功。”

  除了重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地位之外,政府在支持产业发展上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吴敬琏表达的态度是,政府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中功能是提供公共品。他解释,现在很多地方支持的方式有问题,许多地方政府就变成了公司总部,自行制定产业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用拉郎配的方式搞产学研组织以及包销产品,容易造成失误和浪费。

  吴敬琏阐释,确定这种发展应当由企业自主去决定,政府要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政府最需要做的是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经营环境和创新环境,建立良好的教育系统,组织好基础性的课题研究,用PPP的方式提供共用技术。另外,政府还要牵头组织产业发展,用“补需方”的方式对节能环保产品提供补助,帮助制定产业规则。(许旻发自上海)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上海法官招嫖爆料者讲述跟踪举报始末
  • 体育亚锦赛-王治郅33分关键球男篮将争第5
  • 娱乐金像三级女星息影 经纪人欲索赔千万
  • 财经中央级党报驳斥“全民均分国资”言论
  • 科技手机套餐流量清零 消费者怒告运营商
  • 博客"打飞机"被刑拘获国家赔偿是社会的进步
  • 读书中共开国将帅的漂亮妻子们(组图)
  • 教育13岁在校女学生为500元“主动约嫖”
  • 谢百三:何以北京市新房开盘一抢而空
  • 龚蕾:彩票市场为何火爆
  • 叶檀:中国滞胀压力不减
  • 张卫星:全民对赌李克强总理
  • 水皮:在商言商的空间小吗
  • 陶冬:计划生育解禁在即
  • 谢作诗:大师流行是社会不公的表现
  • 王石:什么是企业家精神
  • 易鹏:中国地方眼中的城镇化
  • 沈建光:应告别稳健的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