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光远:经济温和反弹是下半年主基调

2013年08月09日 11:22  中国广播网 

  【导读】7月份重要经济数据刚刚揭晓,CPI同比上涨2.7%,PPI同比下降2.3%。

  中广网北京8月9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国际统计局刚刚公布7月经济运行数据。7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就是CPI,同比增长2.7%。好于机构普遍预计的2.8%。另外,7月的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也就是PPI,同比下降2.3%,环比下降0.3%。数据公布后,内地A股走势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经济学者马光远[微博]对此做出评论。

  这个数据和您的判断是否一致?

  马光远:我觉得差不多,CPI在2.6到3.0的范围内,都是比较正常的。

  如果看趋势的话,未来您如何预测?

  马光远:从主导价格上涨的因素来看,最主要的因素还是食品价格,特别是猪肉价格的上涨。从趋势来看,猪肉价格上涨的总体趋势比较确定,已经连续两个月上涨了,未来如果说猪肉价格有这么一个很长时间的经历以后,走上一个上升通道压力比较大。第二个是未来我们要进入一系列的资源价格改革,那么这个价格本身对整个价格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第三个我们特别看到房租价格的上涨,从2009年到现在整个房租价格的上涨一直处在一个非常令人关注的状态。这次房租价格同比上涨仍然4.4%,仅次于食品价格的上涨,所以我觉得这点也是值得关注的。整个来看,有温和通胀的压力,但是总体压力不大,今年有3.5的这个目标没有任何问题。

  PPI这个月下降了2.3%,比上个月环比又下降了0.3个百分点,对于这个数据您怎么解读?

  马光远:PPI如果从下降的周期来看,已经17个月了,这是2008年以来下降周期最长的一次,我们一直在说还要拽着,但是去年年底到今年整个上半年反而趋势一直在拉大,但是这一次有个比较好的趋势就是降幅在收窄,从上个月的负的2.7到这个月的2.3。而且特别看到有一个数据,就是原材料的出厂价格第一次持平,这是一个比较好的,但总体来讲毕竟还是一个负数,而且是2.3这么一个位置,环比也在下降。就这个来讲,整个制造业低迷的状况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未来在增长跟通胀之间的二元选择来选的话,通胀本身的压力应该不大,但是总体来讲怎么样改变制造业低迷,怎么样在稳定增长方面再做一些工作,可能是下一步工作的主要着力点。

  您觉得着力应该怎么方向呢?

  马光远:我觉得未来如果通胀压力不大,那么意味着货币政策可以有所作为。另外经济增长背后的因素,一方面是短期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有长期因素的影响。结构性、体制性的长期的矛盾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特别是在一些产能过剩的领域,要下大决心去解决,这个可能对PPI的拽正会有很大的压力。另外,从小企业本身状况来看,我觉得中小企业长期以来的税费负担、各种经环境的恶化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政府的着力点一方面要看短期因素的影响,也要看到长期因素影响;一方面要下大决心解决产能过剩,另一方面一定要下决心减负。今年由于整个财政创收的压力比较大,在结构性减税方面力度并不是很大,尽管上个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小微企业在增值税方面做了一些减负方面的规定,但是总体来讲跟大家的期待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由于决策层不断强调稳增长是在财政和货币政策这两个大盘子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结构性优化,所以目前出台的政策力度相当温和。这种“区间宏调”的方式,是不是决定了未来经济增长数据的反复会成为常态?

  马光远:比如说一个人生了病,动了手术住了院以后,每周医生来看一下,这是对的,看一下他的指标的变化,但是硬给制造一个长期的趋势,就是说他不会很快出院,他如果很快出院的话就不是大病。我们现在来讲经济增长也出现问题,大多数情况下结构性的问题是一个长期的问题,跟我们的经济增长态势总体下滑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说中国的经济潜在增长率跟以前相比已经下降了,中国经济已经告别一个比较高速增长的阶段,向正常的增长阶段进行回归,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治理过去存在的很多问题,另一方面要向增长维持一定的水平,所以我觉得最根本的是怎么来扭转大家的预期,预期不扭转,总是看这个月数据是多少,下个月会不会高起来等等,我觉得这种心态本身反映了一种急躁。我们一定要看到解决中国经济的问题是一个长期问题,在长期的这种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淡定的心态,这个数据不可能太好。

  上周央行虽然重启了逆回购,但同时大幅提升了逆回购利率。从目前的经济数据来看,央行下一步的货币政策方向有可能如何选择?

  马光远:如果要解决短期的一些经济问题,比如短期的经济波动,货币政策的作用应该比现在要大一点。但是如果要解决长期的结构性的问题,那么财政政策的力度要比货币政策要大,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也就是说未来货币政策本身保持警惕就可以,如果出现一些波动,那么货币政策可以有所作为。所以现在我们强调的是用好增量,要挖掘增量的潜力,这是我们货币政策的一个目标。财政政策来讲,我觉得在一些相应的项目方面减税、减负,做一些结构性投资等等,这个政策是大有可为的。所以未来整个货币政策不会大惊小怪,最根本的还是对增量和存量之间保持比较好的竞争关系。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最高法院通报上海法官夜总会违纪违法案
  • 体育律师举报卡马乔及团队偷漏税 求严惩足协
  • 娱乐梦鸽控告信全文 称杨女主动挑逗儿子下体
  • 财经中储粮职工套取公款入狱:收钱假装有节操
  • 科技组图:盘点20大被时代抛弃的手机品牌
  • 博客王石:万科“不拿地王”原则未改变
  • 读书宫外寻欢:古代有哪些皇帝沉湎于青楼
  • 教育天雷滚滚奇葩招聘:落葬师要英语四级
  • 龚蕾:彩票市场为何火爆
  • 叶檀:中国滞胀压力不减
  • 张卫星:全民对赌李克强总理
  • 水皮:在商言商的空间小吗
  • 陶冬:计划生育解禁在即
  • 谢作诗:大师流行是社会不公的表现
  • 王石:什么是企业家精神
  • 易鹏:中国地方眼中的城镇化
  • 沈建光:应告别稳健的货币政策
  • 姜汝祥:民营企业为什么要关心宪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