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贸易伙伴趋多元化 抗风险能力增强

2013年08月09日 04:10  人民网-人民日报 

  解读人:海关总署一级专家、副巡视员 黄国华 采访人:本报记者 杜海涛

  我国贸易伙伴更趋多元化,抵御外贸整体下行风险的能力在增强。中西部省份保持了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使我国对外贸易区域布局更加均衡、合理。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速显著高于加工贸易增速12.3个百分点

  我国外贸在经历了今年上半年增速明显放缓后,进入7月份有所回稳。进出口增速从6月份的同比下降恢复为增长,7月份出口增速比6月份提升了8个百分点。外贸回稳的主要原因:一是国际市场需求有所好转,拉动了我国出口,7月份对美国和欧盟出口增速都比6月份回升了10个百分点以上,对日本出口降幅也收窄了近3个百分点;二是去年7月份外贸出口基数较低。

  今年7月份进口增速比6月份提升了11.6个百分点,除了对比基数较低的原因外,我国国内需求增强,国内经济保持合理增长,都带动了国外商品的进口,如原油、煤炭、铁矿砂、铜矿砂等能源资源性产品进口量都明显增加。

  目前,世界经济仍在深度调整,国内外经济环境十分复杂,7月份的反弹还难以确定为拐点。但是,随着国家刚刚出台的促进外贸进出口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逐步实施,今年我国外贸将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同时进一步结构优化、提升质量和效益。

  7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在出现反弹回升的同时,外贸增长质量和效益也在同步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贸易伙伴更趋多元化,对新兴市场贸易增长稳定。7月份,我国对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双边贸易进出口总值分别为119.8亿、97.2亿、78.5亿和58.2亿美元,分别增长18.7%、11.9%、8.2%和9.8%,增速高于同期我国总体进出口增速。这表明我国贸易伙伴结构在不断优化,抵御外贸整体下行风险的能力在增强。与此同时,我国加快推进自贸区建设,如东盟、瑞士等,现在看来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促进外贸稳定增长提供了动力。

  二是地区布局协调推进,市场主体表现活跃。我国中西部省份凭借政策优势和成本优势,承接国内产业转移,保持了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使我国对外贸易区域布局更加均衡、合理。据海关统计,今年7月,广东、江苏等7个省市对外贸易合计近八成,中西部地区出口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其中四川、河南、湖南和山西的出口增速分别为11.3%、44.3%、61%和1.1倍。

  三是自主发展能力增强,贸易方式结构继续升级。相对于加工贸易,一般贸易能够体现一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自主性和经济发展实力,贸易增值能力也更强。今年7月份,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速显著高于加工贸易增速12.3个百分点,表明我国外贸自主发展能力在不断增强,贸易方式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最高法院通报上海法官夜总会违纪违法案
  • 体育律师举报卡马乔及团队偷漏税 求严惩足协
  • 娱乐梦鸽:原告主动为李天一等手淫促成性交易
  • 财经法国医药巨头内部人自曝行贿500中国医生
  • 科技组图:盘点20大被时代抛弃的手机品牌
  • 博客王石:万科“不拿地王”原则未改变
  • 读书转折:蒋介石为何不敢再喊"反攻大陆"
  • 教育养个孩子多少钱:北京276万是个“传说”
  • 张卫星:全民对赌李克强总理
  • 水皮:在商言商的空间小吗
  • 陶冬:计划生育解禁在即
  • 谢作诗:大师流行是社会不公的表现
  • 王石:什么是企业家精神
  • 易鹏:中国地方眼中的城镇化
  • 沈建光:应告别稳健的货币政策
  • 姜汝祥:民营企业为什么要关心宪政
  • 何亚福:精神分裂的计划生育
  • 黄鸣:职场如情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