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三提“盘活存量货币”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本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当前要研究“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会议提出要把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用好,集中有限的资金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并发挥好、运用好积极财政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本是由总量扩大与结构优化所组成的,但自从2008年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后,积极财政政策似乎已与总量扩大画上等号,而结构优化一直被忽视。此时提出“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则标志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天平将从总量扩大向结构优化倾斜。
之所以在此时实行这一转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总量扩大的方式已难维持。政府主导投资弊端尽显,对经济刺激成效日减,且财政状况也很难支撑砸钱式的政府主导投资。截至5月底,全国累计财政收入5621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6%,低于8%的目标,增速仅为支出的一半。同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10.7万亿元全国地方政府相关债务中,约有11.37%需于今年偿还,合计1.2万亿。“钱荒”之下,银行恐难再容借旧还新,财政收入增量大减与沉重的偿债压力叠加,即使有城镇化助威,亦难再现投资狂潮。
在经济下滑的大环境下,即使再狠抓税费征收让非税收入翻几番都难挽财政收入增量。不过,总量扩大难以为继,结构优化却仍有很大空间。
会议中提及的“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主要潜藏于国库存款之中。国库存款由各级政府存放于中国人民银行国库的收入构成,包括税收、非税、基金与央企红利上缴收入。国库作为流动性功能账户,存款越少说明资金运用效率越高,且没有多收税金。但地方政府往往申请比需求要多的预算,且财政拨款流程较长导致支出进度一直慢于预算进度,此前财政又年年超收,于是国库存款余额居高不下。央行资产负债表显示,2003年以来,国库现金余额以年均37%的速度在增长;至今年5月末,政府在央行国库的存款余额高达3.23万亿元。只有到了每年的11、12月间,国库存款余额才会出现万亿的巨大差额,而去向则是为了完成财政支出任务的年底突击花钱。换言之,这一大笔资金并未参与到市场之中提高经济效率,亦未为提升社会福利尽一分力,只在年底之时为某些群体创造了福利,财政效率低下状况实在令人担忧。
此外,更多财政资金沉淀在国库之外的商业银行账户,即财政专户中。国际通行的预算管理方法是国库单一账户,政府所有资金都应集中于一个账户上,但我国2001年开始实施的国库集中首付制度改革试点允许了财政专户的存在,财政专户长期游离于公共预算收支口径与公众监督之外,为寻租大开方便之门。目前,各级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了17万多个各类资金账户,2010年3月底清理前,该数字更曾达27万之多。即使十八大提出全口径预算,并在今年的国家账本中以一本账变四本账为全口径搭起框架,仍未将所有内容纳入预算,如土地出让收入等行政事业型收费仍在财政专户中运行。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不仅需激活国库存款,亦需对财政专户出手。其实,这是提高财政效率的最主要方式,但也只是其中一个方式,会议提及的把挤占挪用的钱归位,把扶贫、社保资金等群众的“保命钱”看住,以及进一步压缩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无一不是围绕着提高财政效率这一核心思路。
把钱花在对的地方比花更多的钱重要得多,“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提出,标志着积极财政政策从总量扩大转向结构优化。“盘活财政存量资金”重在保障民生、调整经济结构,为货币资金转投实体经济创造条件,而“盘活货币存量”若能刺激经济增长则可提升财税收入,两者相互作用对经济转型的推进至关重要。但两个存量尚在起点,还需更多切实改革措施的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