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9日电(李金磊)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1%,较4月份的2.4%下降0.3个百分点,也低于此前市场预期,对此,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涨幅回落说明物价基本稳定,通胀压力较小,但需要警惕异常气候对农副产品,尤其是粮食价格的影响。
蔬菜价格大跌是CPI下降主因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5月份CPI数据显示,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0.6%,同比上涨2.1%。CPI由4月份的环比上涨转为5月份的环比下降,同比涨幅比4月份回落了0.3个百分点。
对于CPI涨幅下跌的原因,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表示,发布的数据显示,鲜菜价格环比下降13.8%,影响CPI环比下降近0.5个百分点,占CPI环比总降幅的八成多,是拉低CPI的主要原因。进入5月份,随着气温的进一步回升,鲜菜大量上市,价格下降较多。
“天气转暖导致蔬菜价格大幅回落,这导致CPI呈现季节性回落趋势”,赵锡军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从CPI涨幅来看,说明物价形势基本稳定,通胀压力较小。
对于未来的物价形势,赵锡军表示,未来物价仍将保持平稳,不会有太大的波动,但是需要警惕气候异常带来的农副产品价格的波动。今年异常气候多发,容易对农副产品的生产和运输造成影响,从而使得粮食等价格产生波动,这值得关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粮食价格上涨5.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5个百分点。
物价形势稳定 未来通胀压力不大
进入2013年以来,物价呈现稳定趋势,CPI一直在低位徘徊,其中,1月份CPI同比上涨2.0%,2月份CPI同比上涨3.2%,3月份CPI同比上涨2.1%,4月份CPI同比上涨2.4%,5月份CPI同比上涨2.1%,均低于年初设定的CPI增长3.5%的目标。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物价整体仍在低位运行。考虑到目前国内经济增速回升仍显乏力,PPI负值使其向CPI传导压力减轻,“猪周期”可能延后至下半年等因素使得上半年国内物价不会明显上涨,预计二季度CPI同比在2.5%左右。
他表示,目前物价上涨的需求端压力较小,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是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品价格改革等供给端因素,但供给因素对物价的影响更多是在中长期内抬高通[微博]胀的底部,并不是短期内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主因。因此,只要需求因素不出现大的变化,下半年物价运行仍将总体平稳,维持全年CPI同比2.8%左右的判断。
对于未来通胀形势,银河证券的判断也较为乐观,分析指出,6月份进入夏季,农产品价格季节性下跌,猪肉消费也进入淡季,猪肉价格反弹难以持久,6月份食品价格整体将小幅回落。再加上此轮经济回升整体偏弱,很难形成新一轮的通胀。预计二季度CPI小幅走高,三四季度会稳中趋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