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房价限涨令注定事倍功半

2013年03月26日 07:08  中国经济周刊 微博

  《中国经济周刊》特约评论员 葛丰

  深圳市近期开始悄然收紧放松已近一年的“限涨令”,要求深圳所有的在建新楼盘,以首期价格为基准,楼盘销售价格均要实行“环比零增长”,即新盘价格只能跌不能涨。

  这一举措可谓房地产限贷、限购之后又一新政。不过很可惜,在核心制度大体不变的前提下,房价限涨无非又是以往修补式增量改进的老调新弹,其事倍功半几乎就在命定之数,原因在于:

  首先,就像我们曾经指出的那样,房价本身并不适合作为房地产调控的中间目标。因为房地产作为典型的非标准化产品,其价格数据不仅很容易被操纵,而且即便是“真实”的数据,亦未见得真实反映市场状况。此前不少地方的开发商曾经通过虚增备案价格而后再“降价”迎合政府降价要求。与之相类,深圳这次虽然亡羊补牢式地规定以上期销售均价为基准不许涨价,但是可以肯定,这种不断被动应对的限价措施对于手握信息优势的开发商而言,很容易通过层出不穷的变通手法予以规避,即使最不济,他们还可以通过捂盘方式消极对抗。

  其次,行政手段的作用范围自有其边界,而市场信息与资金的流动在统一市场中很难被限制。具体就限涨令而言,其作用范围不可能扩展至二手房交易,但在统一市场中,二手房市场的涨跌情况却必然深刻影响到新建楼盘,也就是说,只要二手房市场价格继续上涨,一手房市场价格即便表面上被限制住,但是很快,这些新盘也会以其他方式跟进补涨。更不用说,深圳以外其他地区(比如同为一线城市的北上广等地区)的房价变动,也会同步牵引该地区房地产市场预期变动。

  第三,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任何一组委托—代理关系中,只要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效用函数不一致,代理人在行动中就有可能基于自身效用(而非整体效用)实行目标替代。而这正可以解释为什么连续多年房地产调控过程中,中央政府三令五申层层加码,但作为代理人的地方政府却总是瞻前顾后三心二意。反过来说,只要深圳仍然与其他地区一样,在土地收益等领域存在与中央政府未必兼容的利益取向,那么,其本身对于“限涨令”的态度起码也是含糊的。

  单从技术性角度来看,限购比限贷、限价等任何其他调控政策都要有效得多、简便易行得多。只要限购政策真能落到实处,那么就凭这一条,近期全国房地产市场普遍性地量价齐升的局面就不会出现,即使出现,也是一次性的。

  放任如此简便易行,并且足以立竿见影的限购政策,反而又要舍近求远、化简为繁地求诸“限涨令”,平心而论,这就好比让一个走路都蹒跚的人去跨110米栏,其结果如何,且看房价如何应和吧。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习近平夫妇出访服装皆系国产品牌
  • 体育热身-巴西1-1俄罗斯 高尔夫-伍兹重返第1
  • 娱乐韩国立法禁衣着暴露 李孝利:我死定了
  • 财经广东国五条细则:严格执行国务院个税规定
  • 科技微软下一代Windows截图曝光:集成IE11
  • 博客胡紫微:女人罩杯越大离性感越远(图)
  • 读书解密:邓小平为何唯独不与林彪来往
  • 教育美国家长望子成龙 也为孩子上辅导班焦虑
  • 育儿幼儿称被幼儿园老师逼喝尿吃鼻屎
  • 叶檀:越南农民抗拆迁
  • 徐斌:近十年城镇化进程背后的助燃剂
  • 陈功:中国官场浮世绘
  • 吴玉慈:中国人准备好一夜致富吗
  • 宋文洲:套娃里走不出巨人
  • 罗天昊:俄罗斯应主动归还海参崴
  • 张庭宾:欧盟为何逼塞浦路斯成强盗政府
  • 洪平凡: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仍不合拍
  • 叶檀:房价失控背后的结构调整真相
  • 张明:中国如何走出中等收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