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24日电 (记者何雨欣)今年第三季度的税收数据日前发布,其中税收增幅明显回落,一些地方非税收入却呈现出高增长态势。一减一增,引起广泛议论,焦点是“乱收费”现象是否会抵消减税政策的效果。
今年以来,在经济运行承受较大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政府加快了结构性减税步伐,无论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加快推进,还是为小微型企业减负,一揽子结构性减税举措充分彰显政府推进税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的决心。
应该看到,越是在经济发展困难的时候,为企业减负的意义就越重要。实施结构性减税,可以让暂时陷入困境的企业减轻负担,轻装前行。如果一边减税,另一边却千方百计的地增加行政事业性收费,此消彼涨,必然绊住减税步伐,拖累企业发展,影响经济增长。
不可否认,受宏观经济影响,今年以来我国不少地方的税收增幅回落明显。房地产调控持续推进,也让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滑。种种原因使得一些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趋紧。但是,这绝不是增加收费的理由。
实际上,非税收入是财政“蛋糕”的重要组成。近些年,我国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等非税收入的管理。但是,非税收入无论是在规范性上还是透明性方面,都还需要加强,一些非税收入目前仍然游离在监管之外,成为收费单位的“小金库”,有的甚至成为中饱私囊的主要来源。
税收也好,非税收入也好,都应该规范透明。从国际经验来看,非税收入无论是立项还是征收,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程序,收取的费用也要严格做到专款专用,在非税收入的管理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功课要做。
当前,我国经济出现一系列积极信号,企稳迹象明显。要稳中求进,必须贯彻执行好结构性减税政策,使其尽快尽量发挥效力。同时,应当大力规范和清理不合理收费,防止“乱收费”抵消减税政策的效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