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2《央视财经评论》:
中国经济秋季报:经济反弹,靠什么?
昨天,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三季度的一系列经济数据。那么中国经济发展正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身?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史小诺和特邀评论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著名财经评论员马光远(微博)共同评论。
缓中趋稳,筑底企稳,国民经济运行如何把握新节奏?稳增长、调结构,哪个产业先行?
从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三季度统计数据上看,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53480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虽然目前经济增速还处于持续回落期间,但是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还是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
盛来运(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第一个积极变化是从三季度的数据,尤其是9月份的主要指标数据看,国民经济运行企稳的态势比较明显。
具体方面,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工业生产情况可能没有农业那么好,生产增速小幅回落,而企业利润同比出现下降,从固定资产投资看,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是256933亿元,增速比上半年快了0.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41个大类行业中,有40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分产品来看,汽车增长7.3%。
9月份,房价数据情况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是24个,持平的城市是15个,上涨的城市是31个,北上广深,还是整体保持了上涨的势头。北京上涨0.1%,上海持平,广州上涨了0.4%,而深圳上涨了0.1%。
根据发布的数据,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增速回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2%,但是外贸顺差增加,前三季度,外贸顺差同比增加412亿美元,出口额中,一般贸易出口7298亿美元,增长8.3%,加工贸易出口6309亿美元,增长3%。
分析人士指出,9月中旬,国务院通过了有关稳定外贸增长的8项政策,涵盖了外贸企业最关心的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贸易融资等诸多方面,有效改变企业有单不敢接的局面。
姚景源: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不尽如人意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第三产业服务业7.9%的一个增长数据,应当讲还是不理想。我们讲调结构,调结构很重要的,就是从生产角度来说,我们要解决第一产业薄弱,第二产业大而不强,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的问题。第三产业现在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比重太低,我们的第三产业现在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是40%略高一点,美国要达到80%以上,全世界的平均水平是60%,我们这个比重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
第三产业不但是比重低,还一个问题就是层次也低,就是餐饮业、传统商业,我们缺少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领域是很宽的,比如金融、信用、保险、文化、教育、卫生、物流等,我们最薄弱的就是现代服务业,当然,党中央也决定把我们的文化产业作为一个重要产业来发展。今年前三季度,文化产业真是做了很重要的贡献,当然还远远不足。比如说美国,美国出口排在第一位的,不是波音飞机,也不是汽车,而是美国电影,是它的现代服务业的产品。所以我们在服务业方面,比重太低,而且近几年来,我们服务业的比重增长速度也不如人意。
马光远:服务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风向标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今年从同期来看,服务业在我们三产里边占的比重是43.8%,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个百分点。这1.2个百分点,大家千万不要小看,我们2002年的时候,中国服务业的比重已经是41.5%,到2010年的时候,中国服务业的比重达到43%, 2011年这个比重稍微有一点下降,2012年1年的时间涨了1.2%。但是事实上从2002年到2012年,10年的时间,我们涨了二点几,1年的时间,进步还是相当大的。
从比重来看,我们的比重无论跟发达国家比,还是跟我们的新兴市场比,在G20的20个最重要的经济体里边,我们服务业的比重肯定是最低的。如果说我们把现代经济看成两个特色的话,第一个是农业人口如果低于50%,我们认为是一个现代经济的一个分界点。第二点,服务业占的比重超过50%,我们认为是现代经济的一个起点。我们现在可以讲,城镇化我们从数量上来看已经完成了一半,但是,服务业的比重仍然是偏低的。尽管从今年整个的发展来看的话,我们还是不错,涨了1.2%,应该说跟过去10年比较的话是相当快的,但是就总体来讲的话,整个服务业发展,无论它在三产里边占的比重,还是整个服务的结构,都是偏低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仍然是不足的。
服务业的发达与否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风向标,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非常注重服务业链条的配合,服装产业形成了以服装设计、生产销售的完善产业链。好莱坞电影业形成了集制片、后期制作、院线发行及动漫游戏、小说、音像视频等周边产品为一体的产业集群。硅谷区域内,形成了高端电子产业环节,与以风险投资、软件开发、研发设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紧密结合的产业链结构。
最先享受到工业文明成果的英国,制造业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衰退,就业人口迅速向服务业转移,为服务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产业机遇和人才资源。英国金融服务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也都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获得了相应的增长。
金融服务业是当下英国经济的强大流动力,经过多年的发展,伦敦金融城管理的跨国贷款已经占全球总额约1/5,管理的投资资产总额达到3.6万亿英镑,2009年,伦敦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的股票市值增长了34%,高达1.73万亿英镑,更重要的是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劳动力的文化结构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变,劳动者的文化素养综合素质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姚景源:经济发展的核心要以人为本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服务业比重低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和大家的生活带来诸多问题。比如说,第一个问题我们讲就业,今年前三季度我们很重要一个成就,就是我们新增就业总体状况很好,但是我们在就业问题上,有一个结构性问题。现在普通的劳工,比如说是我们农民工现在就业情况不错,农民工去年9月份的时候,我们全国平均工资才1991元,今年9月份已经到了2249元。但是现在谁就业难呢?大学生就业难,而且近几年大学生初次就业的工资基本上没有涨,有的大学生初次就业的工资收入还不如一些普通的劳工。为什么总体就业情况不错,大学生就业难呢?因为大学生就业最重要的领域是现代服务业,而恰恰是最能够吸纳大学生就业的现代服务业它发展不够,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现在整个经济工作,我们是以人为本。现在大家都在说幸福不幸福,其实幸福和不幸福,作为任何一个人,他的主要感触是源于服务业,他不是源于工业。我们9亿吨钢铁,大家就能感到幸福吗?大家真正能够直接感触到幸福不幸福是第三产业,是服务业,而我们现在服务业比重低,所以大家这种幸福感就肯定会受到影响。
为什么我们服务业比重这么低?我觉得原因很多。如果讲深层次的原因,我觉得第一,在服务业问题上,我们过去的增长方式,大家都去追求GDP,所以人们工作的重心都放到工业上去,都放到投资上去,没有人放到第三产业上面来,觉得抓第三产业形成GDP量太低,抓第三产业没有政绩,所以这是一个增长方式的问题,这是个理念问题。所以我们为什么讲经济发展的核心,我们一定要从过去追求速度,转到追求质量和效益,要以人为本,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马光远:我们收入分配结构本身是失衡的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创造东亚奇迹的每一个国家都经历过一个高投资的过程,但是要看中国的高投资的话,从2004年开始,我们投资占GDP的比重超过40%,而且连续10年都超过了40%,这个在经济发展的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如果投资增长过大的话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最起码对两点会造成一个遏制,第一个,消费造成遏制。现在为什么消费上不去?因为投资的钱是来自于储蓄的,这是宏观经济学里边最基本的概念,储蓄率过高的话,意味着消费的东西很少。那么储蓄的钱都干什么去了?高投资。但是这几年中国投资的产出率不断地在下降。第二个,会对服务业本身造成影响。现代服务业本身的一个特点,就建立在一个高消费群体的基础上。比如美国消费的1/3来自于服务业的,服务业不发达的一个根源,就在于我们消费不足,上不去。那么消费为什么上不去呢?除了大家感觉到要为未来做一些储备以外,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收入分配结构本身也是失衡的,这是我讲的第三个失衡。
也就是说,现代服务业的不发展,跟消费本身、跟消费能力、跟收入分配的这种失衡是有很大关系的。如果收入分配这个问题解决了,那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高收入群体或者说中等收入群体会扩大,那么对消费的需求会扩大。所以我认为要解决中国失衡的问题,事实上不仅仅解决的是投资过高的问题,消费过低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怎么样来调整一个产业结构,实现一个均衡的发展问题。
姚景源:我们调结构的这条道路不会平坦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我觉得我们调结构这条道路不会平坦。为什么呢?刚才我们做了分析,比如说调结构,我们来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要想发展现代服务业,首先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特别是要转变经济增长的理念,就是我们过去那种追求速度,攀比速度,把它转到去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把过去的速度作为第一,转到以人为本,显然这个转变,我觉得不是那么容易能够做到的。
另外,现在服务业之所以薄弱,和我们现在这个财税体制也有关系。我们第三产业的税负太重,税负重它就发展不起来,所以我们要想办理减轻它的税负。我们特别赞成上海现在搞的试点,就是增值税扩围,我们对一些现代服务业,把营业税改增值税,这一点从试点上海地区看,对发展现代服务业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我觉得应当尽快把它推开,但是它显然也会涉及到一些利益的再分配,这也是个问题。还有一个,我们发展现代服务业,不仅仅遇到思想观念问题,体制问题,还有一个就是人才,我觉得这一点也很重要,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它需要现代的人才,我们从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再推导教育上去,我们会看到我们的教育体制也有问题。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大家对结构调整的进程都不满意,我觉得应当看到两点:第一点,结构调整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它真的是一个艰苦,甚至还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我们现在在服务业发展问题上,两个方面问题都存在,一方面就是我们管的过多、过细,束缚了我们企业的发展;另外一方面是我们该做的事情又没有做的很好。所以我觉得我们服务业发展,我们结构调整这个路途,不是一个短时期的任务,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战胜各种困难的准备。
马光远:服务业的投资可以大量的交给民间投资去完成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中国要真的发展服务业的话,第一个要提高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事实上从制度本身来讲的话,我一直认为,在服务业本身的发展方面,我们是有歧视的。比如说2008年的时候,我们在应对金融危机一揽子举措里边,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讨论加重服务业的问题,有很多人就很奇怪说为什么讨论这么一个问题?他们觉得只有讨论高科技,只有搞战略新兴产业,中国才显得有面子。事实上很多服务业本身不是一个面子问题,服务业整体发展起来以后,对于就业的推动,对整个国家现代性的提升,我觉得不亚于一些所谓的高新技术企业。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对发展服务业存在的各种制度障碍,各种政策障碍,进行一些清理,打开大门,欢迎民间资本,欢迎社会资本来投资服务业,改变中国服务业的这么一个现状。所以我认为总体来讲的话,还是一个改革问题,不存在一个理念问题,现在很多民间资本对于服务业的未来已经非常清楚,他们知道投哪个东西是可以赚钱的,所以我觉得服务业的投资,其实可以大量的交给民间投资去完成。
连平: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迈得还不是很快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从国家的发展规划来说,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步伐迈得还不是很快。到现在为止,第二产业增长的速度时不时的还会比较高,跟投资有关,跟中国的重工业化处在一个后期阶段,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我相信,随着城镇化进一步发展,随着国家惠民生、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消费这一方面政策的继续实施,我想第三产业服务业应该会在未来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国家还需要在未来加大力度推动规划的实施,包括每年的财政预算有一个目标,人民收入水平提高,服务业的步伐也会加快。
汤敏:要加大引导民营企业进入新兴产业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从整个中国发展结构来看,目前还有几个大的结构值得我们关注,大的国企、央企发展比较快,小微企业发展比较慢,民营企业相对来说发展速度比较慢,所以这个大的结构来说,可以做一些调整。比如说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结构性的减税,金融改革,我们现在以大银行为主结构,应该有所变化。小微企业增加贷款,在整个结构里,对新兴产业加大投入,加大引导民营企业进入新兴产业等,都是需要下一步推动的结构性改革的一部分。
马光远:现在是结构调整开始的最好时间段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中国经济转型之路还很漫长,所以我认为我们的政策本身,千万不要就说把今年的问题,把结构调整的问题老是推到明年,我想结构调整从任何时候开始都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我们每一年把结构调整的问题都往后推的话,那么结构调整永远不会开始,所以不能推,我觉得结构调整从现在开始是最好的时间段。
姚景源:要把结构调整的压力变成动力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我们的结构调整现在一定要抓住机遇,所谓机遇就是现在中国经济下行给大家都带来一种压力,我们要把这个压力变成动力,就会变成结构调整的动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我们现在一定要把结构调整,把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提到稳增长这样一个高度。我们现在在上海和一些个省市,已经开始服务业当中的营改增,就是说我们扩大增值税的范围,减轻服务业的负担,然后通过财税政策来推动服务业的发展,我觉得这件事情能够扎扎实实做好……
(《央视财经评论》栏目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21:55—22:2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