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有货币扩张的模式或面临终结
【财经网专稿】记者 史尧尧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金融危机中关于救助问题的争论》指出,中国外汇储备不会无休止地增长,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已过顶峰,今后将不断降低到合理水平。
对于银行经营影响,中银国际认为2013年底法定准备金率的水平将从目前的19.5%下调至17%-17.5%。
对于当前的法定准备金率(大型金融机构为20%,中小型金融机构为16.5%)水平,周小川表示这是面对高达3万亿元的外汇储备而防止通货膨胀的对冲手段。
“对冲的手段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放中央银行票据,开展各种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收回过多的流动性。这样从印票子的数量这个角度看,每年按照经济增长对货币供应的需求,基本上按照预先设计的、相对稳定的速度投放基础货币,最终做到了基本上没有多印、多投放票子,避免了出现大幅度的通货膨胀。”周小川认为。
他进一步指出,吸收外汇占款的主要工具是存款准备金和央行票据,都还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负债,最终所有人是广大企业和个人。当然这些债权暂时在一定程度上是虚拟的,因为外汇占款大量吐出基础货币,导致企业和个人收入大幅上升,但国内并没有那么多的商品来支持这些收入,因此必须要形成储蓄,回流到中央银行。
但在外部环境出现变化下,银行也正面临着流动性不足的压力。
瑞银证券在其最新的中国资本市场资金观察指出,10月份的第三周,第四周资本市场的资金面将最为紧张,货币市场的资金价格或将止跌回升。“央行可以沿用之前的‘逆回购+央票到期’方式向市场投放流动性,取代法定准备金率的下调。我们测算显示,接下来两周流动性的总体缺口为6000亿元,央行对冲力度不足的话会加剧资金面的偏紧。”
按照中银国际目前预测,2012年和2013年新增外汇占款分别为3700亿元和4100亿元,大幅低于2005-2011年年均3万亿元水平。 2013年央票到期额1万亿元左右,如果假设由于积极财政政策对应财政存款下降1万亿元,那么基础货币同比增速可能只有6%左右。按照中国政府对M2增长目标的制定方法,在GDP7.5%和CPI3%-4%的增长目标下,M2同比增速估计在12%-15%左右。以6%的基础货币增长推动12%-16%的M2增长,央行需要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推动货币乘数的增长,在上述情境下2013年央行需要下调3-4次准备金率。
南京银行(601009.SH)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受到金融脱媒的影响,银行存款理财化现象明显,同业负债在负债中的占比也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由“一般性存款+同业存款”转变为了“储蓄存款+同业存款+理财资金”。
之前,央行副行长李东荣在2012年Shibor工作会议上表示,央行将探索同业存单发行与交易。
刊登在央行网站上的新闻稿指出,李东荣要求同业拆借中心要充分发挥金融产品交易平台的作用,积极研究和准备创新产品发行与交易的各项条件;而各报价行也要进一步厘清内部管理机制,强化总行对分支行定价的约束作用,并主动参与发行同业存单等替代性金融产品的研究探索。
(证券市场周刊供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