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纪鹏:国企改革的出路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27日 18:28  《绿公司》杂志

  国企改革方向需要探讨一种在新型公有制背景下和市场经济的结合,在这样的对接过程中,国资委应该成为一个最重要的桥梁,探讨国资委的合理定位也非常重要

  文│刘纪鹏(微博)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

  从1979年开始,我国开始探索国有企业改革,最初以经营为突破口,利用十年的时间探索国企的经营权改革,实行放权让利,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随后衍生到承包租赁,但这条路走得并不太成功。直至1990年代初期,我们终于开始研究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研究所有制,提出了把股份制作为改革的方向。随着各项文件及配套措施的出台,中国的国企改革从此走上了正轨。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有企业一举扭亏,在2000年基本上完成了脱困,2010年国有资产达到数万亿元的规模,十年间翻了几番。在三十年的改革过程中,中国的国有企业正在逐步市场化。应该说,中国这些年的改革是大有成就的。

  但是,最近这些年,国企改革的速度大大降缓,并没有沿着原来大规模推进股份制改革的方向推进,为什么?从宏观上来看,国企改革动作不大,但是行政审批反而大大加强。我们的政府除了履行裁判员的职责,维护赛场的秩序,还有一个国家队教练员的功能。在履行这两种职能的过程中,政府一方面充当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和调控者,解决公平问题,另一方面是国有资产的实际控制人,而这两种身份在政府职能改革的时候界定不清。裁判员设定了过多的市场准入,这个民营队不能进,那个外资队不能进,这是政府的改革不到位所导致的,政府设立了过多的行政保护壁垒。

  原因何在?因为他们留恋审批,这也是改革开放之后大家不满意的核心问题。而且这些部门越来越强大。你要说国有企业垄断,垄断什么?垄断价格还是资源?价格都是批出来的,国企既无法决定由谁进入,也无法决定价格,关键还是在于审批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说了很多年,但是却从来没动过发改委,今天给中国经济带来阻碍的是以发改委和证监会为代表的审批部门,他们的一个指标就能决定谁能成为亿万富翁,所以地方政府跑“部”前进,审批部门门庭若市,因为批文决定着资源的分配。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国企改革已经深入到了企业的所有者,而所有者是政府,政府的职能不转变,行政审批不放弃,而把所有社会注意力的矛盾都转移到了国企身上。不管是国有企业家薪酬过高、贪污腐败,还是国有企业成了特殊利益集团,都在与社会的对立中体现出来。

  国家体改委的取消和发改委的强化是这些年我们在改革上最大的失误。今天如果要沿着正确的改革方向,必须推进到政府职能转变,削减审批部门的权力。所以,市场的准入不是国企设置的,也不是国资委,而是发改委,这个板子不能打到国企身上,这是体制造成的。

  在国企改革中,我认为国资委的职能应该是管整个国有资本配置过程中的战略布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规则的统一监管,包括统计的统一口径,另外还要保护国有资产,避免流失,这些都是监管的基本职责,还有国资资本经营公司的人事。概括起来,国资委的四大职能包括规划、预算、人事和监管,规划把战略布局管住了,预算把钱管住了,让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派人把人管住,监管则把统计和法规、保护国有资产管住。

  我认为国资委牢牢把握上述四大职责便可,让国资委下属的若干个“淡马锡”(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去履行出资人的职责,这样就能解决出资人和监管人相矛盾的问题。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是国资委和企业之间的屏障,既能成为保护伞,也是储存国有企业上缴红利的蓄水池,国资委不能成为淡马锡,应该成为管理若干个淡马锡的监管部门。淡马锡的人由国资委管住就行了,不要再管到下面的企业去。可是长期以来国资委一心想当股东,结果导致了今天的被动局面,所以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从国资委的一身两任这种根本不可能统一的思路转移到构建国资委、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还有实体企业这三重系统。

  国资委如果成为管辖企业的出资人,以后就无法再有统一的布局和规划监管,今后要搞几个国资委呢?文化产业、金融产业要不要都由国资委当股东,如果都当的话,那全是关联交易,老百姓说你的银行给你的企业去贷款,你解释不清楚的。

  现在出现一些观点,说要消灭国企,从妖魔化国企演变到消灭国企,甚至要将央企的比例压到10%,并且不惜用美国和俄罗斯的分与卖,结果只能造就一个一个超级富豪,我是很反对这个观点的。回眸我们自己走过的道路,通过股份制,通过资本市场,通过阳光的证券化探讨国企的持股比例,这难道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吗?为什么要退回到私人独资和家族企业去呢?毫无道理!

  另外,也有人说让国资退出竞争性领域,我觉得这是一个伪命题,只要国资委不要在前台当股东,守住了监管的大权,考核企业将以盈利作为第一目标,那为什么要退出竞争性领域呢?公益的部分由财政部去承担,其他部分既然承认了要盈利,为什么不能在赚钱的领域竞争?竞争性领域和非竞争性领域分得开吗?原来电力是垄断,但是现在电力市场又细分了。发电已经不是垄断了,只有输配是垄断。也许过一段时间我们连售电也是竞争性领域了,所以说退出竞争性领域是没有依据的,一切以盈利与否作为考核指标,无法盈利便退出,将盈利的钱反哺人民反哺国家,对国有经济布局有利,对增加财政的资金有利即可。

  我认为,今后国企改革方向应当坚定市场化、公司结构治理法人化以及股权结构多元化。国企改革方向需要探讨一种在新型公有制背景下和市场经济的结合,在这样的对接过程中,国资委应该成为一个最重要的桥梁,探讨国资委的合理定位也非常重要。最后是要把中国的国企准确地进行分类,中国目前的优势就是我们已经具备了建设资本集中程度较高的现代大公司的实力,今天我们不要把这种优势当成国有资本垄断的劣势,不要分卖给私人,而是要改造成具有超强竞争力的股份公司,与欧美国家的跨国公司去竞争。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北京特大暴雨灾害已致77人遇难(附名单)
  • 体育刘翔排名退次席 网球李娜首战汉图楚娃
  • 娱乐柳岩哭诉:我很无辜 微博澄清并非第三者
  • 财经上海发文表态严控楼市 加强限购违法查处
  • 科技运营商披露气象部门每年可获数亿分成
  • 博客实拍天津暴雨(图) 天使妈妈救助传旺声明
  • 读书领袖身高揭秘:金正日只有1米55(组图)
  • 教育二三线城市成大学毕业生新宠
  • 育儿7岁男童从7楼坠至2楼平台生还 微博关注
  • 健康暴雨洪水健康手册 教你吃对橄榄油
  • 女性天使超模助阵奥运 女星穿大牌不输超模
  • 尚品应对暴雨潜水表求生指南 全球最贵食物
  • 星座周刊众口铄金的一周 12星座离奇事件
  • 收藏 中央财政1.5亿支持最大规模的美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