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评论员
伴随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升级,“救市”呼声乃至谣言甚嚣尘上大行其道,其中典型者如“温州市政府申请金融稳定再贷款600亿元,专门用于支持温州银行机构增加对困难企业的融资规模”。
谣言终究经不起检验,真正堪忧的无非还是谣言折射的世道人心,也就是说,中国的市场经济之所以着实当不起“完善”二字,除了实体运行时出现失范、脱轨,更在于驱动这种实体运行的市场规则和伦理存在根本性的价值错乱。
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那些因为贪婪与恐惧归于失败的企业、个人必须为之接受惩罚。道理很简单,哪怕排除公平维度,单就市场机制有效性而论,其内在逻辑就在于,所有参与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必须依据市场供求、价格、竞争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进而实现宏微观经济自我平衡;反过来说,如果市场机制不再具有外在的强制力逼迫微观主体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那么,微观世界即刻就会退化为冒险家的乐园,在此基础上,普惠全民的技术进步、效率提升、福利增进更是一概无从着落。
以“稳定”为名挟制政府突破无偏无倚的公平底线格外关照民营企业,是荒唐的;以“安全”为名挟制政府格外关照国有企业,同样是荒唐的。只不过,后者虽然司空见惯,但也因此反复试错并且业已形成共识,即,国有企业之所以较为普遍地效率低下,最大的原因即在于预算软约束,一方面缺乏人格化的产权主体,像真正的财产所有者那样关心国家财产权的损益;另一方面来自外部债权人的硬性约束,在中国扭曲的金融体制下其实也是名存实亡的。
再看民营企业的情况。诚然,中国民企的生存环境比之国企严苛得多,但就某种意义而言,大量制度诱因造成中国的民营企业同样带有难以克服的“国企病”。近期有研究表明,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为7.5年,我们认为,这种糟糕的表现其实也是因为类似于国企的预算软约束。具体来说就是,在产权构成上,中国民企家族式、集权式的安排缺乏必要的制衡;在外部监督上,中国民企说不清道不明的资产来源、资金流向,导致其经常处于“一抓就死”甚至“见光就死”的“碰不得”的状况中。
放松中国的金融管制,以及消除中国的信贷歧视,绝不等同于国有银行再次充任“第二财政”,如其对待国企那样“利益均沾”地廉价放贷给民营企业。要知道,中国的国有企业要发展,中国的民营企业要发展,政府、银行、法院、媒体的溺爱,却只能喂养出一个个永远也担负不起自身责任的寄生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