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危机之后的世界,将不再是危机之前的那个世界。”美国《时代》杂志曾经这样评述这场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
事实好像真的如此。一年前的9月15日,雷曼兄弟轰然倒下,同时倒下的还有全球金融业的信心,危机因此席卷而来。
此后,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美国被千夫所指,通用、花旗……一个个巨头陷入危机,超级大国似乎陷入衰落,美国的态度也开始谦卑。而中国,突然承载了太多期望,被赋予太多的使命,以至于哪个国际大会若是缺少中国,都会显得黯然失色。
表面看来,危机之后的世界在发生着一些变化,不过,通过对几个方面的梳理,我们发现,现实远非如此简单……
大国关系:格局微调
金融危机后,世界仍是美国指挥的大国交响乐队,要跟着走就要参加这个乐队,否则就可能出局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张皓雯发自北京 “这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改革,我以为美国一票否决的局面总要改变一下,现在看来,似乎不会,它的投票权仍高于15%。”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吴念鲁笑言,看来撼动美国的地位不容易。
其实很多人都与吴念鲁老先生一样,认为金融危机会撼动美国的霸主地位。因为金融危机的起因是美国经济出了问题。而实际上,时隔一年,世界格局除了细节,并未改变什么。
实力对比没有实质变化
“美国不能做到比别人好,但是可以让别人比自己差。”这一年来,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谭雅玲经常说的一句话,似乎可以解释为什么危机的肇始地美国,仍然在冲击中保持着世界上最强的实力。
影响国际战略格局的不是美国实力下降了多少,而是各国相对实力状况改变了多少。
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出现负值,与美国同样笼罩在危机的阴影中,同步衰退。相较而言,中国、俄罗斯等新兴国家受到冲击较小,但新兴国家与美国在经济总量、综合实力方面差距过大,即便中国GDP连年增长,大有超过日本的趋势,也只有美国的1/4,人均GDP差距更大。这些都不可能通过一次金融危机有实质性的缩小。
美国仍在强化单极世界
当然,微妙的变化还是存在的。
“一年前我们就预测,美国没有精力与俄罗斯对抗,俄罗斯也忙于拯救自己的经济,美俄关系会出现缓和,现在完全证实了。”清华大学国际研究所副所长刘江永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拉拢新兴国家,则是美国这一年来常做的事情。“奥巴马首先还是要解决金融危机,美国一家是解决不了的,这就不能不搞国际合作,特别是要跟发展中国家、新兴的大国加强合作。”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的王嵎生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
美中关系的改善是最引人注目的。美国财长盖特纳在今年1月候任期间,指责中国“操纵汇率”。但其后,美国高官走马灯般访华,直到7月底的首轮战略与经济对话,美国竟然暂时抛弃了“人民币汇率”这个多次拿来向中国发难的“武器”,态度也从强硬转为亲和。当中国表示对美元资产安全的担忧时,美国甚至忙不迭地作出承诺。
不过,各种表象之下,美国要强化的仍是单极世界,而非多极。
王嵎生认为,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其前任布什的梦想是一样的,都是要维持或者维护美国“一超”的优越地位,要实现美国统治下的世界和平。但是奥巴马认识到,美国单靠一己之力是不能改变这个世界的,因此同一个梦,实现的手段、策略和道路是不一样的。王嵎生打了个比方:世界是美国指挥的大国交响乐队,要跟着走就要参加这个乐队,如果不跟着走,就要让你出局。
货币战争:谁主沉浮
按常理讲,发生金融危机,美元应该下跌,但事实恰恰相反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张皓雯发自北京 谭雅玲一直对用“金融危机”来形容雷曼兄弟倒下后带来的冲击不大认同,她更愿意将之称为“金融海啸”。
如今一年后,作为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她终于给这场席卷全球的风暴找到了相对合适的表述:美国式的金融危机。
“它和过去我们经历的任何一场金融危机是不一样的,独特之处在于价格可以控制。我们看到,美国股市在涨,美元汇率在跌,上涨和下跌是有搭配,有组合的。”谭雅玲认为,这一年来,全世界的价格仍在美国的控制之下,无论是石油、黄金还是大宗商品,都是以美元为主线在调整。
美元都针对谁在调整
清华大学国际研究所副所长刘江永告诉记者,“要按照常理讲,发生金融危机,美元应该下跌,但事实恰恰相反。”英镑对美元已经从一年前的1:2下降到1:1.6,欧元对美元也从一年前的1:1.8下降到1:1.4,事实上,除了日元以外,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都在升值。
“金融风暴的起源,美国是以货币为主在调控自己的经济,维持自己的投资信心。”谭雅玲始终认为,美国在一直在加强美元的货币制度。美元的调整是有目的、有策略,而且有很强的外延针对性的。
在这场危机中,欧洲经济受波及最多,影响最大。“现在看来,欧洲的经济复苏比美国慢,美元会比欧元好一点。”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吴念鲁说。
谭雅玲认为,在美元调整中受伤的还有俄罗斯和伊朗。谭雅玲介绍,伊朗把所有的美元都换成了欧元,而从去年9月到今年4月,欧元贬值了25%。石油一直是伊朗最重要的筹码,金融危机导致油价暴跌,伊朗的财富大幅缩水。
前所未有的挑战
不过,虽然美元在努力保持强势地位,这一年来其受到的质疑和挑战仍前所未有。
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法国、俄罗斯等公开宣称要改变美元一家独大的地位。今年4月G20峰会前,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连发三篇文章,讨论建立超主权货币基金,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于美元地位的质疑。9月9日,联合国贸发会在“2009年贸易与发展报告”中也提议创设新全球货币,以取代美元在贸易中的主要通货地位。
而伴随着取代美元的声音出现的,还有对于人民币的关注。“现在我们是可兑换和国际化在同步进行。”吴念鲁说,“但是要赶上美元的地位,怎么也得20到25年。”
银行业复苏:隐患重重
在“看起来很美”的复苏背后,美国金融体系的根本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杨蕾、张皓雯发自纽约、北京 寒风中,曼哈顿下城那条狭长的华尔街,既可以看到在胸前挂牌求职的前银行高管,不惜自降身价只求一个饭碗,也能遇见散发传单或者大声发泄不满的普通民众。在美国政府决定救助美国国际集团的第二天,一位白人在纽交所外挥舞着一面红旗,口中大喊“资本主义已死”。
这是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华尔街的一组写照。回顾这一年,应该不会有人想到,危机的始作俑者——美国的银行业这么快就开始赚钱了。
难熬的一年
回想一年前,当雷曼引爆了这场危机后,传统意义上的华尔街似乎突然就消失殆尽。
危机从信贷市场蔓延到利率市场、股票市场、商品市场,从美国蔓延到了全世界各地,全球经济陷入二战来最严重的衰竭之中,欧洲银行业也被波及,陷入困境。
世界银行业格局因此出现极大变化,曾经频繁出现在全球银行排名前十名中的各大巨头在排行榜中所剩寥寥,反而是因为金融业没有开放而较少受到冲击的中国几大银行市值排名迅速蹿升,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在各种关于银行市值的排行榜中都位列三甲。
为了渡过危机,骄傲的银行家们不得不向政府低头,乞求动用纳税人的钱来救援;钱到手之后,本来想像过去一样安排高管豪华假期或是发放天价奖金,无奈掏了腰包的普通民众们“眼睛雪亮”盯得太紧,着眼于“政治正确”的奥巴马总统甚至直斥“恬不知耻”。一年来,国会大大小小的委员会开了无数次听证会,华尔街的大老们时不时被传唤到华盛顿,在媒体的闪光灯下被议员们严厉“拷问”,情如过堂,实在难熬。
迅速复苏
不过,在美国大规模的救助资金注入后,华尔街似乎在迅速恢复活力。
随着美国及全球经济逐渐显现出回暖的迹象,在金融危机中困顿不堪的诸多大型金融机构今年第二季度纷纷实现盈利。
连续6个季度亏损、从美联储拿了1850亿美元救援款的美国国际集团终于看到了曙光,二季度盈利18.2亿美元。另外两家获得政府救援最多的“大户”—— 以资产计算的美国第一大银行美国银行以及第三大银行花旗集团——第二季度双双实现盈利,且都好于市场预期。
纽约股市在3月初跌至10多年低点后连涨6个月,其中银行股涨势最旺。花旗集团和美国银行股价在不到半年时间里上涨均超过5倍。自美国国际集团和房地美报出过去两年来首次季度盈利后,也成了“新宠”,仅8月份,美国国际集团股价上涨245%,房利美上涨233%,房地美上涨269%。而从交易量看,自8月5日以来,这5家公司的交易量占据纽约证券交易所数千只股票总交易量30%以上。
危机根源仍在
不过,在这“看起来很美”的复苏背后,美国金融体系的根本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也就是说,危机的动因仍然存在。
华尔街虽然格局大变,但是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短期行为的激励机制依然存在。美国政府、国会数个版本的“限薪令”迄今也没能撼动华尔街的薪酬机制。高盛宣布今年上半年已拿出114亿美元奖赏员工,平均每人38.65万美元。美国国际集团也宣布将支付11亿美元奖金以留住关键员工。
高杠杆融资似乎也有卷土重来之势。据彭博社报道,华尔街的融资杠杆正以可能是自2007年信用紧缩以来的最快速度升高。
此外,本应起到“烟雾警报器”作用的美国金融监管机构此次备受诟病,数十个机构不时竞争倾轧。“美国金融业的监管比较混乱,虽然在改,但需要一个过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吴念鲁分析。像将次级贷款打包成债券,贷款归央行管,债券归证监会管,若是给次级贷款上个保险的话,又归保监会管。多头管理最后反而成了没人管,监管和创新之间的矛盾、流动性过多等等问题目前并没有得到解决。
股市楼市:热钱操控
一年以来,股市和房市似乎做着经济复苏的先锋队,不过热钱推动的上涨,用“反弹”来形容或许更为合适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张皓雯、徐扬发自北京、大连 “这一年,我什么都没做,抱着股票不动,没退出也没加码,损失回来七八成了。”台湾一家证券公司负责人说。
他的经历恰好反应了全球股市一年来的变化,美国、欧洲、日本等全球主要股市在经历了暴跌后,均在今年3月企稳,并且连续上涨。虽然还未达到金融危机爆发时的指数,但是已相差不远。而中国的上证综指,则已经远远超越了当时的指数。
股市楼市均好转
自今年3月上旬以来,美国纽约股市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涨幅超过50%,英国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涨幅在40%左右,而法国巴黎股市CAC40指数、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和日本东京股市日经225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涨幅均在45%左右。
中国股市自去年11月达到最低点后,也是连创新高,虽然8月份下跌超过20%,但是比起金融危机爆发时,还是上涨了近千点。
值得关注的是,已经在低迷状态徘徊了很久的美国房地产业也出现了复苏的迹象。
克里斯·塔吉然是纽约皇后区一家地产公司的经纪人。最近找他来看房的人多了好多,“由于房价下调,人们觉得现在买房是最合适的时机。”他说。
像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这样大型资金也开始大规模筹集资金,以数十亿美元来收购廉价地产,一些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则通过新的发行来融资,准备投资住房抵押证券。
都是热钱闹的
这些都是经济复苏的前兆吗?
“现有的经济企稳,从全球来看,包括中国,还是靠政府的刺激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推进的。与此同时,由于流动性太好,所以整个资产市场泡沫起来了,包括股市、房市。”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认为。
事实上,热钱是此轮股市走高的重要因素。
而美国房地产的复苏,也与投机资金难脱干系。美国国家房产经纪人协会的数据来看,每五套住房里就有一套是作为投资品交易的,其中许多都是深度折扣的丧失抵押赎回权的拍卖房屋和位于拉斯维加斯以及凤凰城等地的清算资产。
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何帆对流动性过多很是担忧,“比如这些流动性又到了新兴市场,有可能导致新兴市场资产价格的泡沫。如果这个时候美国又开始退出,一旦美联储提高利率,原来大量流入到新兴市场的热钱马上就会流出,大进大出的过程里,新兴市场就会出现类似于东亚危机那样的风险”。
何帆说,不排除世界经济会出现二次探底。“因为我们现在看到出现的是反弹,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复苏。”
他认为,目前全球经济的反弹都是靠公共投资,关键的问题是私人投资什么时候会起来。“需要出现新的主导产业,出现一轮大规模的新技术革新”。
华尔街在残酷地自我修复
华尔街在慢慢恢复元气,失业的人们又找到了工作,昔日的银行家们或以新的身份陆续回来了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杨梅菊发自北京 从百老汇一路延伸到东河,依然是那条外表看起来没有任何特别的街道,林立的高楼让初秋清晨的阳光显得有些奢侈。人潮涌出地铁口,职业装、神色游离,手里除了名贵包还有大杯咖啡,他们行色匆匆,走进纽交所,走进曾经的摩根士丹利,走进曾经的雷曼……金融危机一年后,无论是对于这条街还是这条街上的人们,有些东西已经坍塌,而有些东西正在重建。
Paris:最坏的日子渐渐远去
在对金钱的追逐上,没有哪个地方比华尔街表现得更具野心,这种野心,来自于专业性,也来自于那些华尔街人。
Paris就是其中之一,她在华尔街一家著名风险投资机构的纽约办公室工作——并不是所有出入华尔街的人都是银行家,至少Paris不是。
“我做风险投资,”她说。对于金融界的人来说,不是银行家也许是值得庆幸的事情——过去一年,当华尔街的银行家们经历噩梦时,Paris得以保全自己,同时,她有机会以局外人的眼光看待华尔街的嬗变。
去年此时,雷曼兄弟破产,尽管当时的Paris没有特别的感觉,但她从事对冲基金行业的丈夫却受到连累,同时在雷曼的MBA同学“当然失业了”。“对华尔街人来说,失业是最难的事情,因为在这里的人都把工作看得非常重要,并且正是这份工作给了华尔街人荣誉、梦想以及直接优厚的物质生活。”
大约有10万人消失,那段时间里华尔街最缺的是纸箱子。“遇到有人拿着纸箱子离开,电梯里大家都默默无语。”同时,萧条以一种庞大的姿态席卷曼哈顿,“就纽约而言,消费市场的萧条更加明显,去年圣诞节和新年的打折力度令我吃惊,但商场里还是明显冷清。”
如今,华尔街在慢慢恢复元气,失业的同学又找到了工作,更多的人,以新的身份陆续回来。“至少我知道对冲基金的日子似乎比去年好过,我丈夫说今年的业绩比去年好很多,他对年底的分红非常期待。”
日子渐渐好起来,但这并不意味着衰退的告别。“远远没有结束,但最坏的时候我认为已经在渐渐走完。”Paris说。
事实上,一场金融危机留给华尔街的,还有一种内在的消亡,“投行业务是华尔街的灵魂,雷曼的倒闭以及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转型,意味着某种意义上华尔街的终结。它仍会作为金融中心存在,但是跟以前已经不一样了。”
Paris说,提起金融危机,她会想到雷曼办公楼,那座大楼以前非常酷,巨幅屏幕滚动放映着熊熊烈火和匆匆脚步,就在这些火焰和脚步里,LehmanBrothers的logo非常抢眼。但是现在,电子屏幕上闪烁的是巴克莱银行的Logo。“这就是金融业的无情和残酷,但也是金融业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原因,因为它永远在自我淘汰、自我修复、自我更新,甚至会以非常残酷和惨烈的方式。”
T:我熬过来了
T在离开华尔街的半年里,背起背包开始了漫长的环球旅行。上个月,身在非洲的他收到从前上司的邮件,问他是否愿意回到华尔街再操旧业,T决定回来,但是,这一次,他的目的不再只是赚钱。
去年的9月15日,一个本来稀松平常的早晨,当T点开邮箱,他有点吓到了:雷曼兄弟破产。而身为华尔街某大型投行的一员,T的命运也在接下来的半年里得到了宣判:公司三阶段式的裁员运动中,他在最后一轮下马。
事实上,这场金融危机留给T最深印象的不是投行的消失,也不是人们抱着纸箱离开的瞬间,而是雷曼自动售货机里的玛氏条和士力架被抢购一空的场景:西装革履的精英们奋力冲向自动售货机,纷纷把卡内的预付款变成糖果、焦糖和脂肪……“但是,哄抢至少冲淡了恐惧和悲伤。”T告诉《国际先驱导报》,最初的两个月里,很多失业的同事只能靠酒精度日,说不清楚是年轻人更不好过还是中年人更为艰难——年轻人没有积蓄,但工作也好找(讽刺的是,华尔街陷入萧条,周边的餐馆或商铺门前却贴着“招工”的字样);中年人懂得节约,但负担很重……
T的日子也不好过。“我不敢参加聚会,银行家不再是精英,而是强盗。每当我介绍自己是芝加哥大学MBA学员、曾在华尔街做投行,人们会说,你们这些家伙和你们的理论要为这场危机负责。”
丢掉了工作,但他却松了口气。他动用积蓄,开始一场全球旅行,“那些出差到过但从未看一眼的地方,现在才发现有多美”。
如今,T再次回到华尔街,却有了新的发现,原来这里不只有银行,它同时也是一条沥青路,沿路有公寓、餐馆、一间蒂凡尼珠宝店(曾经的美国信托公司所在地)、一家博物馆(曾经纽约银行的大厅),一个新的旅游热点(雷曼兄弟大楼),还有一个果汁摊。卖果汁的老板身穿条纹衬衫,上面印有华尔街大亨的照片。他对T说,整件事情我有点不明白,这些家伙怎么会陷入这么大的麻烦?
“事实上我也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但至少我熬过来了。”T笑着说。
对于这些华尔街人来说,他们的命运取决于这条街的兴衰,而这条街的未来也掌握在他们手中。“金融危机一年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改变”,英国《经济学人》最新一期的封面文章以此为题,而文章的内容似乎更多地回答了“应该进行什么改变”:莱曼崩溃一年后,华尔街和伦敦在政府支持下幸存下来,但他们现在必须斩断这种支持。当国家支持撤退后,银行业的希望应该是自我调整。
中外专家把脉世界经济走向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刘洪、徐扬发自华盛顿、大连 金秋九月,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和夏季达沃斯论坛举办地中国大连,本报记者遍访中外经济学家和分析人士,请他们回望这一年,并就当前世界经济走向发表自己的见解。
林毅夫(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美国应该不会赖账
在美国,中国有很多外汇储备投资,购买了大量美国国债。其中的风险不在于美国会赖账,因为它是一个储备货币国家,它还可以印钞票来还钱。
问题在于币值的问题,短期来看,美元还会上扬。首先,在金融危机来临之前,美国企业高度杠杆化,很多资金流到国外去,现在金融机构为了自保,去杠杆化,所以资金回流,这样对美元需求就大;第二,美国固然遭遇危机,其他国家同样遭遇危机,日本经济今年下滑幅度预计在5-6%,欧洲国家下滑在4-5%,美国相对下滑幅度要小。从这个角度看,美国经济相对安全,所以很多钱会流到美国来。但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美国大量印刷钞票,长期来讲美元是看跌的。如果这样的话,美元就会失去人们对其作为储备货币的信心。
到底什么样的国际储备体系比较好?这值得探讨。从未来来讲,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的比重将会下降,欧盟目前的经济规模和美国差不多,中国经济比重则会不断增加。因此,未来美元的地位跟在二战刚结束时会大不一样。
弗雷德·伯格斯滕(美国著名经济学家、G2理论创始人)
G2可做,但不必说
我认为,事实上中美正朝G2的方向迈进。两国都不愿意公开这么说,或承认这一点,中国甚至公开表示过反对这一提法的意见。当然,这也正常,只要做就行了。我的意见原先就是两国进行非常不正式的、非常私下的合作,不是以G2去取代现有的国际组织,而是使这些国际组织更好地运转。
假如中国和美国能达成协议,20国集团就能更好运转,APEC能更好运转,IMF和世贸组织能更运转。因为两个最重要的国家达成了协议或就关键性议题达成了共识,这一点很重要,他们自然就推动这些协议或共识在目前的国际组织框架下付诸实施。
当然,中国和美国的确存在一些贸易摩擦,但这并不让人感到奇怪。我们两个国家,将很快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国家。我们的贸易额巨大,不可避免会爆发贸易冲突。许多中国人可能没意识到,世界上最多的贸易纠纷产生于美国和加拿大之间。因为美国和加拿大之间每天的贸易就有数十亿美元,因此我们自然就有纠纷,当然,99%的贸易额没有纠纷。
这对中国来说基本情况也差不多。我们必须避免大的贸易纠纷,因为那将损害两国的合作贸易关系。我想,50年后,中国是最大的经济体,美国则是最富裕的经济体,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必须更加密切合作,更有必要成为一个有效的G2。
朱民(中国银行副行长)
全球银行业还有1.6万亿有毒资产
金融业离开了服务实体经济而转为自己服务,是滋生金融危机的一大因素。2007年,全世界金融市场的规模是实体经济的16至17倍。实体经济不需要这么大规模的金融业为其服务。
目前,金融危机总体来说仍没有过去。现在是一个垂直下降的阶段过去了,包括金融的下降和经济的下降,大量金融机构的倒台。系统的金融风险是过去了,但是金融系统本身还没有完全解决问题。例如,世界银行业大概还有1.6万亿的有毒资产没有剥离,这个1.6万亿还没有剥离,银行系统就活不过来。
下面还是很长的调整过程,在调整过程中,新的矛盾又开始产生。所以我们还是要对现在的情况要有谨慎的判断。
赵启正(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
中国转变经济模式恰逢其时
金融危机是改变中国经济模式的一个重要的机会。借这次经济衰退的机会,减少过分对于出口的依赖,特别是要增加中国居民的消费率。中国居民的消费率和世界平均值相比低20个百分点,而中国的投资率和世界的平均值相比高20个百分点。
在鼓励居民消费的时候,一定要增加社会保险的效果,改善教育的成本,降低大家的教育费用,同时要增加住房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使大家在文化和心理上克服不敢花钱的长期障碍。
马克·赞迪(美国穆迪经济学家网首席经济学家)
美国经济3年后将强劲增长
我认为,经济衰退将在2009年结束,2010年则会增长乏力,到2011年和2012年才可能出现强劲增长。
衰退之所以能在今年底结束,主要是归功于大规模的货币和财政刺激方案。2010年美国经济将会好转,但鉴于住房市场、汽车市场疲软,以及金融体系麻烦重重,限制了对家庭和商业的贷款,因此这种好转不会迅速发生。
如果危机结束,美国政策制定者必须控制住外来的预算赤字,确保美国财政前景保持稳定。一旦美国财政赤字保持稳定,中国以美国资产保存的外汇储备也会保持稳定。但是,中国政策制定者必须进行储备的多元化,不仅包括资产的多元化,也包括在全球投资范围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