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未来的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5日 16:34  《中国金融》

   未来的挑战

  由于金融系统复杂性对货币政策实施以及政策效应传导这两方面都带来了不确定因素,进而对实体经济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政策制定者必须针对这个问题改进自己的工作。首先,对于经济和金融行为的变化及其对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影响,货币政策制定者需要有充分的理解,并密切监测各类指数以评估金融环境和货币政策效果。其次,在危机初露端倪之后,要在全球领域紧密关注其发展,近期的经济事件表明,危机的国际传递速度是惊人的。此外,货币政策制定者需要与负责金融稳定的其他监管部门通力合作,共同提高对金融市场的理解。

  在短期,由于形势所迫,央行需要有更大的变通性和创新精神,甚至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大胆地做出非常举措。但尽管目前的政策环境已经很有挑战,更大的挑战则在长期,在危机处理妥当之后的时期。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永远都是经济活动的特征,经营行为和金融结构仍将持续演化,央行和其他监管者都永远不可能掌握市场的完全信息,也绝对不可能提前知道其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乃至经济的影响效果。

  由于一些复杂金融市场的关闭、银行业向传统模式的回撤和部分高杠杆经营机构的倒下,本次危机也许会造成一部分金融产业暂时的简单化,但是,金融活动的全球化特征,金融市场对机构的重要程度,这两个因素仍将保持作用,承担风险的意愿取向最终也会反转。在我看来,未来20年里真正的威胁并非来自大量的跨境资本流动,而是极少的流动,并非来自承担过多风险,而是不愿承担风险。向金融封闭主义的倒退、片面躲避风险的做法会带来更大伤害。

  所以,我们面临的长期挑战是建立一个能够掌握经济体系中各种复杂性和周期性问题的政策体制。在充分理解信息获得不完整性的基础上提高政策体制的运行效率;在充分理解私人金融部门周期性倾向于“非理性繁荣”并且不以政策制定者的意识为转移的基础上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在坚决避免类似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金融压抑的基础上,对最近的金融创新活动持审慎怀疑态度,尤其是要对高杠杆率的各类活动保持更高警惕;要建立一个对偶发金融事件更有弹性的政策体制。■

  (本文系作者在“21世纪的中央银行:经济与金融全球化的影响”高层会议上的演讲,方晓译)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