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苏剑:为何GDP增速五年来首度跌至个位数(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9日 18:35  中国报道

  2009年:乐观还是悲观?

  抽文:当前形势下,货币政策非但不能刺激经济,反而可能使经济陷入更为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

  既然本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科技进步率下滑,而目前我们还看不到大的科技进步出现的迹象,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停滞甚至衰退就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了。

  现在全世界都在担心衰退。实际上,对于一个经济体来说,有繁荣就有衰退,不可能永远是繁荣,也不可能永远是衰退,经济总是处于波动之中,不管每次波动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就像一年四季更替、昼夜循环一样自然,只不过人们总希望经济处于繁荣阶段,总希望避免衰退。

  科技进步的出现本身也是不断波动的。回顾几次工业革命,每次都是技术进步导致了新产业的出现,然后就是对它的充分拓展和利用。在这一时期,经济都处于繁荣阶段,而随着科技成果的潜力被挖掘殆尽,经济增长就越来越乏力,最终陷入衰退。货币政策会延缓衰退的出现,但最终却会使衰退的严重程度加深。

  当寒冬降临的时候,人力是无法完全逆转大气候的变化的。同样,在科技进步率下滑的这个经济寒冬,就算是世界各国联手,也一样无法逆转这个大气候,只不过在不同的季节,我们要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安全、健康地过冬。

  1。政策目标从“保就业、保增长”向“保和谐、保平安”转变

  本次金融危机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而且由于科技成果的匮乏,全球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短期内不可能恢复到1990年以前的状况。因此,要保持高增长、维持高就业的难度就很大。对于我国来说,要保持8%以上的增长率,可以说难上加难;与此相应的,就业下降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因此,我们就不得不降低政策目标,从“保就业、保增长”向“保和谐、保平安”转变,保证平安过冬。这并不是说,“保就业、保增长”就不重要,甚至不需要。在就业和增长能够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平安过冬就不是问题;但在就业和增长不能够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就无法保证我国经济平安过冬,因此必须采取其他措施。

  2。促进存货调整,缩短衰退期持续时间

  既然存货调整会抑制投资,而存货又必须被消化掉,因此促进存货调整就是必须的了。目前房价过高,消费者持币待购,政府应该设法使房价迅速调整到位,就可以迅速把存货消化掉。

  3。尽量避免采用货币政策应对本次金融危机

  可以说,本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就是低利率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恶果我们已经尝到了。目前,全球降息已经经过了好几轮,各国的利率都已经到了历史最低水平,美国、日本等国已经实行了0利率政策或已经十分逼近0利率政策。然而,这种低利率政策的效果并不好。经济严重衰退的情况依旧没有得到解决。原因就在于,本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科技进步率下滑所导致的投资机会不足。因此,用降低投资成本的方法来刺激经济就不会有什么效果,货币政策非但不能刺激经济,反而可能使经济陷入更为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

  4. 应对本次金融危机只能靠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失效的情况下,我们就只能靠财政政策了。但是,由于政策目标从“保就业、保增长” 转变为“保和谐、保平安”,财政政策的组合、力度、以及政府支出的方向就与以前大不相同。

  首先,增加转移支付,健全低收入者救济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确保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水平。在金融危机中,低收入者最有可能受到冲击,其经济状况恶化的概率和程度更大一些,因此就有必要助其平安过冬。

  其次,增加教育支出,对失业人员(包括返乡农民工)进行大规模免费培训。对失业人员进行培训,可以说是一箭三雕。其一,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社会治安问题。金融危机导致大量失业,这些失业人员如果没有事情做,就有可能导致社会治安问题。其二,有助于提高我国劳动力的素质,改变我国资源禀赋的结构。其三,有助于这些失业人员尽快再就业。

  第三,增加科研投入,提高我国的科技进步率。科技进步率上升的结果,将使我国企业的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同步上升,从而刺激企业投资。既然本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科技进步率下滑,我国虽然离世界科技前沿尚有很大距离,也该未雨绸缪。科技进步率上升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也可以促进高端产业尽快向我国转移,从而使我国经济尽快从衰退中走出来。

  第四,尽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我国消费不振的原因之一就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老百姓有后顾之忧,因此要刺激消费就得解决这一问题。

  第五,增建、扩建学校、医院,加大环保力度。这些的重要性就不必细说了。

  第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还满足不了未来经济发展的要求。

  第七,避免用财政补贴来刺激企业和个人投资。如前所述,低利率政策会导致劣质项目上马,提高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对企业和个人投资进行财政补贴跟低利率政策的效果完全一样。目前有人提出用政府补贴的方式来救房市,这一思路是完全错误的。

  苏剑:留美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系副主任,北京市21世纪人文社科理论“百人工程”学者。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