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融风暴是中国品牌历史性机遇(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0日 10:01  中国青年报

  中国如何能够大力发展包括品牌产业的经济,夺回经济主导权,我们将何去何从?也许二十年后,因这次经济危机的机遇,中国将给世界一个伟大的惊奇。

  别人倒闭时,中国品牌站起来

  但是,在这场全球经济的冬天里,最富有生机活力的中国企业是如何表现的呢?

  就中国实体经济而言,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企业在北京奥运会之后,比去年同期投入品牌的费用大大减少,曲线呈下滑趋势。所有这些都在预示着,打造品牌可以缓一下,或者是在遭遇危机时,投入品牌的费用是最先可以省下来的。

  也是在这种背景下,淘宝网却高调宣布,明年将用十个亿投到品牌里;作为以品牌经营为核心能力的恒源祥集团,也将一如继往地增加品牌的投入。

  我认为,这场金融危机,对于中国企业打造品牌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中国企业到了品牌机遇期:中国企业如果今天不改变自己,明天存在的可能性就会被改变。

  回头看一下中国内需市场:电话拥有量居世界第一;汽油、润滑油消费量全球第二;胶卷使用量居世界第二;中国每年的煤炭消费占全球50%左右,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中国年产60亿双鞋;春节短信100亿条;手机每年以6000万部速度疯狂增长;网民数每年狂增2040万,增长率34.5%;饮料行业规模达2000亿,仍以24%递增;洗化行业增速40%。中国地级城市有325个,县城有2500多个,未来20年中,中国4亿农民向城市大转移……这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最伟大的市场,这将会是打造中国品牌最有利的时机。

  这场金融危机是一次洗牌的过程,很多不规范和缺乏竞争力的小企业肯定会在这轮风暴中被无情地淘汰,剩下的将是有一定规模、有竞争优势的优质企业,这将减少恶性竞争,行业发展将更加健康有序。

  而且,对于以贴牌加工企业为主的企业来说,也是一次打造自身品牌的有利时机。我们处于资讯过剩的时期,金融危机使一些没有实力的企业无力打造品牌,正好处于资讯压力减缓期,那么坚持打造品牌或者增加品牌投入其取得的效果将会比以往更加显著。

  今天令世人瞩目的三星,当年也是代工出身,它在日、韩等国在制造业资本大举向下一目标迁徙时,成功崛起成为全球品牌,上世纪末开始,韩国三星一改“仿造”定位,重金建立强大的研发团队,连续数年成为世界上获奖最多的公司;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开始,三星加大品牌形象的投入,品牌营销每年投入达数亿美元,最终,三星的品牌价值在2006年超过索尼达168亿美元。同期,索尼和现代也在这一时期崛起,正是因为拥有了这样一批“黄金品牌”,国家经济结构也为之一变。

  现在,中国迎来了这样的“品牌机遇期”。从时间看,我们外向型经济发展已有多年,进入了日、韩等国曾经出现过的“品牌机遇期”,一大批企业在“中国制造”为别人代工中积累了自身的经验和实力,从动力上看,随着需求下压、成本抬升以及竞争加剧,贴牌加工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成本上升,制造业资本的再次转移在所难免,品牌的优化和提升是企业致胜的关键。

  中央政府关于新一轮的刺激经济,扩大内需的措施正在启动。可喜的是,政府首次把改善民生列为进一步扩大内需各项建设之首,通过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改善居民生活、增强消费能力,以拉动消费;与此同时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等更是直接拉动消费的举措。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增长,成为扩大内需的一大亮点。在此刻,我们企业界也急需国家能够趁此机会,将培育品牌,发展品牌作为拉动内需的一大策略来考虑,可持续的发展需要永续的经济动力,中国人目前正由解决基本生存走向心理消费、精神消费的品牌过渡,等“冬天”过后,中国新一轮的消费热潮即将到来,中国品牌的消费也会有一轮新的高潮出出现。

  在这场金融风暴中,我相信,当别人的企业倒闭时,正是中国品牌站起来之时。(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席团主席 刘瑞旗)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