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反对茅于轼者为哪般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0日 08:53  大河网

  以市场化全球化为出发,土地红线的设立既没有事实的支持,也讲不出什么道理,但是,这一观点却始终拥有众多支持者,这是一个很混杂的态势,一部分支持者是出于特殊利益,一部分是出于特定世界图景的影响,也有一部分支持者,则是对中国特色市场化进程的深深不信任。

  任何一个社会进入现代化起飞阶段,必然会出现城市面积的扩大、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商品粮比例直线上升......这本来是社会分工深化的体现,意味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与之相伴随的,则是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占GDP比重的下降,以及人均收入的不断提升。尽管受城乡二元体制和土地公有等诸多体制的约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并不完全符合这一描述,但也差相仿佛:3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比率已经达到了近45%——这还没有算上进城务工的2亿农民工,农业GDP降到了15%以下,人均收入也随之大幅提升。这意味着,以市场化、全球化为手段,以现代化为目标的努力,获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这一过程中,尽管农业生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持续下降,但其总量却一直在上升,即使刨除这些年增长很快的经济作物的种植,仅仅就粮食生产而言,总量也在上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基于对市场化和全球化的信任,以要素代替和国际市场为后盾,茅于轼先生提出了“18亿亩红线没有根据”的言论,不料,这一论点随即遭到了强大火力的反对。对此,茅先生认为,骂的人虽多,“可是又讲不出道理”,“正因为此事涉及巨大的利益,所以有这么强烈的骂人声”。对此,我不能完全同意,在我看来,特殊的部门利益固然存在,并驱使某些人为特定制度辩护,但是,对于相当多在网络上或者私底下开骂的朋友来说,之所以对土地红线如此在意,其实是基于对全球化、市场化的不信任,而产生的一种不安全感所致。茅先生与反对者的冲突,其实反映的是双方在全球化、市场化上面的根本分歧,而绝非仅仅是利益分歧那么简单。

  首先,部分反对者其实是不相信相互依存的国际秩序。茅先生认为,“如果中国进口五千万吨,不到全球粮食贸易的十分之一。并不会对全球的粮食市场造成太大的冲击”,但是,这一假设必然建立在全球贸易秩序的稳定正常之上。而反对者的脑海里,始终是封锁、禁运的可能,尽管我似乎没有看到对这一可能的有力论证,也没有人论证过出现全面封锁禁运的可能性,以及这一前景可能会由什么原因造成。但是,这一强烈的立场始终存在于相当多的人脑海中。在我看来,这主要来自于改革开放前遭遇长期封锁禁运的历史记忆,尤其在经过意识形态包装之后,这一历史记忆已经转化成了某种牢固的世界图景,一种对外部世界始终保持怀疑,对相互依存的国际关系有所保留的世界图景。在这种图景之下,任何相对重要的东西如果不能自给自足,就是不安全的,这些年来,诸如粮食安全、石油安全甚至芯片安全一直在轮番唱响,其背后就是这样一种世界图景所支撑的强劲思潮,而未必是所谓的巨大利益的驱使。

  其次,部分反对者是不相信市场的自发力量。改革开放前,号称以粮为纲,粮食生产不可谓不重要,耕地面积增长不可谓不多,但是,粮食总产量却长期上不去。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展,耕地减少了,但“粮食增产了60%”。之所以出现如此反差,根本就在于改革前实行的是计划体制,而改革后逐步修正了计划时代不尊重价值规律的错误,让农民尝到了种地的甜头。因此,市场化才能解决粮食问题,本应该成为一种基本常识。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在中国特色的市场化过程中,也出现了大量不正常的事情,给广大民众所带来的刺激和痛苦之类的负收益同样巨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对市场化不信任的思潮正在蔓延,围绕土地红线背后的争论,其实也是这种情绪的一部分。尤其当茅先生将自己的学术主张与诸如城市化进程相结合的时候,就更加触动了部分民众心中的痛——高房价、暴富的房地产商人、拆迁暴力、官商勾结……之所以会出现那么多“讲不出道理”的谩骂,确实应该从道理之外的群体心理中去寻找答案。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