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燃油税为何难讨大众欢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5日 17:02  深圳商报

  本报评论员 钱飞鸣

  这次看来是真的。在“适时”和“择机”了十多年后,燃油税眼下有了明确的时间底线。上周,先是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放风“政府将马上开始征收燃油税”,然后国税总局的权威人士表态“不会拖到明年”。然而,和以往普通消费者大声叫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燃油税的出台似乎难讨大众欢心。北京媒体昨日报道称,来自全国各地的1773位车主“联名上书”发改委,请求先进行成品油降价,再讨论燃油税的开征事宜。

  “联名上书”的诉求直指燃油税的“软肋”:先是成品油价不与国际接轨,高位开征难以洗脱保护垄断利益的指责;再是不将路桥费用纳入其中,大异于国际概念的燃油税所起的杠杆作用未免会大打折扣。

  燃油税久拖不出,一个重要的理由是国际油价持续走高,高油价让决策层必须考虑社会承受能力。想想2001年,燃油税暂缓实施的官方解释是油价太高,而当时油价只是每桶28至30美元;当国际油价从年中每桶147美元的高位回落到眼下的50美元左右,三分之二的落幅被视为燃油税出台的最佳时机。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国际油价的变化看到眼里,但和大家利益切身相关的却是成品油价格。燃油税要出台,成品油定价机制如何改革却没有什么明确的说法,全国车主的“联名上书”只是表达了大众的一种担心:燃油税开征,但成品油价格仍然居高不下。在普通消费者的心目中,成品油下调的急迫性更强于燃油税开征。

  从政策制订的角度来看,政府管政策,市场管价格,燃油税与成品油定价机制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两回事。但是民众将本可分得很清楚的两件事“捆绑”在一起,无疑是表达了对垄断利润的不满。油企经济利益固然需要维护,但不能总让消费者来“埋单”。有财经媒体引述油价改革领域核心人士的话称,最近两年间,国家调整油价与否,更重要的指标是两大集团的财务报表,相比之下,国际油价仅仅只是一个影响调整油价的参考指标。燃油税的出台势在必行,普通消费者可以接受高油价,但不会容忍被利益集团绑架的高油价。

  在社会对于燃油税的期待中,用透明的税收替代不透明的行政收费,从“按车缴费”转为“按油纳税”并不会直接加重负担,多耗油者多缴税、多跑路者多缴税的原则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的大目标。但是,在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的解释中,燃油税出台的同时,取消的只是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六项收费。在普通消费者的账本上,这样的安排无疑又是一种无奈的牺牲。一次性缴纳的养路费并不是笔大支出,最为诟病的路桥费仍然保留下来,这种打了折扣的燃油税不仅很难鼓励环保出行,更容易变成事实上的支出“增负”。毕竟,国际上开征燃油税的主要动机旨在节能降耗,增加财政收入属于次要目的。

  “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是开征燃油税的一个基本前提,是燃油税出台应当具备的正当程序。”联名上书发改委,所要求的其实很简单。如此急迫的“出声”,缘自一种无奈的处境。尽管燃油税的方案并没有出现正式版本,但是作为缴纳主体的普通消费者,在利益分配圆桌上并没有应有的座位。赶在方案正式出台之前表达自己的诉求,普通消费者所要求的不过是公平而已。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