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救市论战背后的逻辑误导(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7日 10:14 《理财周刊》

  中国股市并非完全的“市场市”

  既然救市没理由,那么就应该支持不救市吗?

  然而华生同样给出了否定的回答。因为其逻辑的前提条件同样是不成立的——“‘不救市论’”秉承的是纯粹市场原则。他们假定中国股市已经或者应该一下子变成完全的市场市。因此他们的结论,完全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原则出发,几乎不受任何中国国情的影响”。

  对于他们的言论,熟悉中国股市历史的朋友应该并不陌生。由于中国股市过去18年里一直都不是完全的“市场市”,因此他们对中国股市几乎从来看空不看多。很多“空军司令”不是在6000点才开始看空的,也不是4000点,而是2000点甚至1500点的时候就高高飘扬起手中“看空大旗”。所以他们的观点听起来总是振振有词,得理不饶人,但又总让人觉得缺了点什么,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对不上号。因此他们的理论只适用于假象中的中国股市,而不适用于当前现实条件下的中国股市。

  “不救市论”不但前提有问题,结论也有问题——持“不救市论”观点的学者认为中国股市要跳出政策市的恶性循环,政府就必须从此以后对股市罢手不管,任其升腾毁灭。“5.30”政策降温,他们斥责政府干预市场,如今市场大跌,民众盼望政府救市,他们同样极力反对政府干预市场。然而问题是,今天政府要管的股市事宜实在太多了,从IPO和再融资的审批、规模、速度和定价,到基金的发行规模、速度和分拆,从港股直通车和QDII的开放与否及开放范围,到国有股减持方案的设计……所有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至少在中短期内必然会对股市产生一定程度上利好或利空影响,这是客观上无法避免的。如果中国政府真的像美国政府那样把市场统统放开了,长期看的确能让股市变成完全的“市场市”,但中短期内市场天崩地裂,股民血流成海也将难以避免。举个最现实的例子,去年5.30后政策放开基金扩容和分拆,结果基金群体性的非理性建仓直接导致了一个大大的蓝筹泡沫,泡沫一破,就是几乎腰斩的下跌行情!如果硬要把这些灾难看成是改革所必须付出的成本或者学费,或者看成是“壮士断腕”,苦一时而利千秋的壮举的话,恐怕在中国这样的泱泱大国,这样“断腕”的成本也实在太高了。

  华生教授由此推出结论——“股市”是要“救”的,但绝不应该像“救市论者”所鼓吹的那样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只是盯着那0.3%的印花税不放。不可否认,如果今天宣布降低印花税,明天股市肯定会大涨,后天也可能会大涨,大后天依然可能会大涨……那一个月后,两个月后,一年后呢?

  真正的“救市”还是必须要从长远角度出发,因为股市说底是信息市,所以政府最应该做的“救市行动”不是减点印花税或者多发几只基金,而是应该尽可能保证政策的透明性、连续性和稳定性,杜绝暗箱操作和内幕交易,让股市能在公平、公开、公正的环境中发展,这才能真正拯救中国股市。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