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阿巴斯中国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7日 16:47 经济观察报

  周文翰

  也许,你已经看过伊朗电影《橄榄树下的情人》、《樱桃的滋味》……但未必记得住电影导演长长的名字,阿巴斯·基亚鲁斯塔米,即便你了解这个人在艺术电影界的声誉,但也不一定知道他还是摄影家、诗人、插图画家、平面设计师和歌剧导演,而且有拒绝电视台专访的怪癖。

  尽管,之前十年他从没来过中国,导过的电影从没在中国的电影院线上映,可并不妨碍爱好者通过盗版DVD建立起来的印象:在缓慢行进的汽车中探讨生与死的意义,情人走在乡间土路上的淡淡背影……人们常常引用新浪潮电影大师让-吕克·戈达尔夸张的说法“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基亚鲁斯塔米”介绍这个伊朗人。终于,2008年1月,当阿巴斯·基亚鲁斯塔米综合艺术中国巡展进行到最后一站,在北京皇城艺术馆展出的时候,六十八岁的“真人”第一次飞到北京。

  走进中国:从文献到盗版VCD

  以电影著名的阿巴斯最终通过艺术展览的方式“正式”走入中国,他说是中国巡展策划人崔峤的电子邮件促使他决定来到北京,而这个临时的决定让后者几乎动用了各种私人关系才让中国驻法国使馆发出签证。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单万里也许是最清楚“阿巴斯中国传播史”的人,为此伊朗广播电视台曾采访过他。他说最早电影圈主要通过阅读有关文章,尤其是翻译文章来了解“伊朗电影导演阿巴斯”的,比如1996年《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就译介过阿巴斯的访谈以及针对他电影的评论。之后单万里翻译了《樱桃的滋味》的影片剧本,并在《世界电影》杂志第6期上发表,在2000年第3期的《当代电影》杂志用至少10万字的篇幅对阿巴斯做了全面的译介,其中包括自己写的两篇评论。单回忆说“那一期杂志的封面赫然印着阿巴斯的大头像,非常引人瞩目,后来有电视台记者就是拿着这本杂志作为资料去加拿大报道蒙特利尔电影节采访阿巴斯,结果她回国后又向我要了一本,因为她的那本让阿巴斯拿走了。”

  在《当代电影》杂志发表的译文,大多译自法国著名的艺术电影杂志《电影手册》1995年7/8月号。阿巴斯崛起不久他们就关注了这位异域导演,国内和法国之间出现的这种为期五年的“时间差”也许正说明所谓全球化时代文化交往上存在的“非对称状态”:欧洲和美国凭借过去积累的资本仍然拥有文化上的强大容纳力和生产力,保证了他们可以迅速地接纳各种信息和人物,而伊朗和中国这样的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往往要通过《电影手册》、电影节等等“西方中介”刺激出更多的交流。

  同样,因为金棕榈奖的高知名度,很快在中国内地就出现了阿巴斯影片的盗版VCD,当年风行一时的各种电影放映会上,阿巴斯的电影也常常成为观摩对象。

  游走在虚拟和真实之间的电影创作

  当中国人通过观看DVD来传扬大师的美名时,却正是阿巴斯电影创作发生转变的时刻。1999年他的第9部影片《随风而去》获得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时,他宣布今后将不再参加任何电影评奖,所以作品常常只是在非竞赛单元放映。而且之后一段时间他似乎对剧情片失去兴趣,拍摄了一些记录片,如受联合国国际农业和发展基金会委托拍摄志愿组织在乌干达援助艾滋病孤儿的 《ABC非洲》(2000年)以及用五个非剧情性的场景向他喜欢的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致敬的《五》(2004)。

 [1] [2] [3]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