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回家过年(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7日 12:05 经济观察报

  就在葛小川母子靠坐在北京西客站地下一层立柱旁待车的时候,陆凯和他的父亲也刚刚走出西客站。

  陆凯祖籍山东淄博。在北京生活了近11个年头,他每年都回老家过年。对于他来说,回家更多的是一种习惯。“其实我一直觉得过年回不回家无所谓,只是回家的人多了,我也便跟着回家了。”

  陆凯一再强调他不是北京人。他有两个理由:家人至亲都在山东,他出生在山东;不是北京户口,至今拿着淄博的身份证。

  2001年,陆凯从中国政法大学大学毕业,他没有顺应父母的安排回家乡进入公检法系统工作,而是选择了留在北京创业。他进过国企、外企,也曾和几个大学好友一起办公司,最终亏了6万块的家底而结束。眼下他供职于一家小型律师事务所,接触最多的是民事案件。

  陆凯形容自己是在首都中产阶级边缘徘徊的外乡人。他没有结婚,过着独居的生活。2005年,他在北京四环周边按揭买了房子,在首付款中父母的支持占了一半。由于承担了房子的按揭贷款,他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工作上,以往每周必去的羽毛球场和KTV酒吧现在已经改为一个月或更久才去一回。他不得不将每月8000元收入中的3000元用于偿还房屋贷款。加上日常开销和偶尔奢侈一下的小资生活,每月可存下的资金所剩无几。

  “这可能也是父母选择来北京和我一同过年的一个原因吧。过年的时候各方亲戚走动、同学朋友聚会等,开销不会少于两万。还是蛮有压力的。”陆凯说。

  和京城大多数白领一样,陆凯的生活充实却又充满压力。他说,这个阶层的人看似生活比较光鲜,实际上,抵御风险的能力极其脆弱,不得病、不出事是生活安定的最后筹码。

  陆凯的父母都是退休干部,生活上有退休金做保证,适当的时候还攒些钱,以备儿子结婚之需。陆凯的父亲说,在北京过年当然不如在家舒服,但也试着尝尝新鲜吧,一家人能在一起就行,明年肯定还是继续回家过年。

  “中国人很看重家的概念,即使北京再好也不如家好,何况我们是外地人。他以后应该就定居北京了,找个媳妇慢慢地就把这里当成家了。”父亲说。

  春运已经开始,在北京居住生活的外乡人都筹划着各自不同的过年打算。相比葛小川母子回家的焦急、陆凯一家三口别样的异乡相聚,清新源饮用水事业部的老板心情要复杂得多。这个拥有30人的小型饮用水部,每天向北京五环内输送着近百桶饮用纯净水。

  黄先生1983年出生,身体健硕,家乡在黑龙江大庆,在这个水站已经工作第二个年头,每月收入2000元,管食宿,这让他有了固定存款。黄的业务分布在北京东南二环一带,每送一桶水提2元钱作为奖金。

  临近年关,清新源的送水工们陆续准备回家过年。每年这个时候,水站都会以加薪的方式要求员工继续留下工作,因为春节期间的用水量是平时的3到4倍。但更多的人还是会选择回家,因为在他们看来,多赚3000块钱并不比回家过年来的实惠,“人嘛,总是需要休息的。”黄说。

  清新源水站的负责人王女士说,过年就是这个样子,会有很多人回家,尤其是在北京,这里居住了大量的外地人,他们做各种工作,有白领也有蓝领,每逢过年的时候这些人绝大多数是会选择回家的,当然,也会有人留下来工作,但毕竟是少数。

  对于春节期间水站的经营,她说,我能做出的最大牺牲就是会有双倍的工钱。不过也不必太担心,从前些年开始,已经有人专门选择春节上岗,并且越来越多。他们可能思想更开放,他们觉得春节之后再过年未尝不可。

  一个叫小冉的年轻人已经决定春节期间服务于王女士的水站了。达成的协议是2月1日至3月1日期间,工资3000元,每桶提成3元。小冉说:“反正也买不到回家的火车票,春节过后再过年吧。”

[上一页] [1] [2]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