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刘许川:审批制度改革不能再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9日 00:39 经济观察报

  本报评论员 刘许川

  现在到了应再度批评证券市场行政审批制度的时候了,批评者希望市场监管者能够尽快改革自身权力结构,解决市场面临的巨大问题,让中国股市能够健康发展下去。

  毫无疑问,投资中国股市的人们正在经历着对估值泡沫的强烈忧虑。由于市场优质筹码供给不足所引起的泡沫泛滥,正在带领这个市场走向难以判明的前程。大量资金在可投资标的极为短缺的情况下,只能做出两种选择:要么寻找各种可能的理由提升中国股市的估值,以便进一步增加资本投入,要么充当短期投机资金在市场上兴风作浪。

  其实能够为中国股市找到提高估值的因素早已失去更大的吸引力,所谓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以及
人民币升值
所能带来的长期利好,在迅速流入的资金热流面前都有些无力。所有带来中国公司估值优势的因素很快就被资金充实了,而此时市场上仍然剩下大量的资金无处着落。

  有些人士认为股市泡沫源于流动性过剩,真是这样吗?囤积在这个市场的资金看起来有超过2万亿之巨,其实其中大部分资金是企业的短期闲置资金以及居民的储蓄资金参与了一级市场申购。这些资金由于找不到更好的投资项目,而不得不进入看似还有收益的股市。但在这里,他们同样遇到了可投资项目短缺的问题。

  但这并不是一个资金供应过剩的问题,而是供需矛盾导致的人为过剩的问题。

  中国的可投资项目真的短缺吗?不是这样。在最近看到的一份潜在可交易的公司名单中,诸多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其为数甚巨的公司资产并未进入上市公司。这份名单中还包含158家中央直属企业,以及各部门和军工企业。另外这个长长的名单漏掉了为数更多的各省市下属的重要可交易国有资产,其中大部分也并未上市。这说明中国巨大的存量资产并未进入市场交易,换句话说中国企业的可投资项目并未全部拿出来供市场选择。我们肯定地说,中国的可投资项目非常之丰富,一点也不短缺。

  市场上出现短缺,只能从资本市场交易审批制度中找原因。更确切地说,是审批权力结构和它的运行方式导致了中国股市的供需矛盾。如果解决了上市审批制度所产生的供应短缺问题,那么带来的将是资金短缺而不是过剩。这就是有人提出增加股市资源供给是解决流动性过剩渠道之一的原因。

  一般一家公司为收购大股东资产而提出的定向增发方案,在经过股东大会批准通过后,进入监管机构的审批程序竟然长达半年,这就是证券市场投资者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握有审批权的专业人士只要一休息,这个市场就断炊,而有时监管者竟然还拿这个来调控市场的运行,这让投资者哭笑不得。最近又传出香港游说内地市场监管部门暂停红筹公司回归A股的消息,若此消息成真,只能更强烈增加人们对审批制度的忧虑,试想,若可由公司和交易方自由达成协议,港府岂能想到可通过此方式挽留红筹?

  一方面要解决中国股市高达五六十倍市盈率的恐高症,一方面监管者死把着公司资产上市审批权不放,供给短缺造成的人为泡沫无法控制,这个市场如此运行下去必然走进死胡同。管理层在泡沫无法控制之下,喜欢或者不得不动用行政干预之权,抽取流动性或者如表演提线木偶一样地干预交易主体的项目运作,将正常的交易过程打破,造成交易行为扭曲,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非正常波动。

  我们看到,监管机构在制定市场规则,规范交易秩序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特别是解决了股权分置这一制约市场发展的根本性制度问题,居功甚伟。面对新的矛盾,现在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及早考虑解决因审批制度造成的交易秩序非市场化问题,但他们现在要做的是削减其自身的一部分权力。

  在交易规则、交易主体的功能日益完善之后,推出市场化

股票发行办法的时候已经到来。如此,监管才能归于监管,交易才能归于交易,市场的供给饥渴之症与泡沫饱和之忧亦能得到解决。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