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提高粮食收购保护价势在必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5日 02:09 中华工商时报

  作为一名农业发展银行的工作人员,年年与粮食收购工作打交道。在支持粮食收购中,我深切感到现行保护价确实过低,特别是通过今年的夏粮保护价收购工作,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了。

  这不由得使笔者想起了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知名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前段时间建议:国家应适当提高粮食收购的最低保护价。他说,现在的最低保护价是72元一担谷,太低了。“我想呼吁一下,把最低保护价提高到100元,这样农民就有较多的利润,种粮积极性就更高了。”

  通过夏粮保护价收购,笔者更加感到这个建议非常中肯和实在,也很容易操作,希望有关方面予以采纳。我国自从实行粮食保护价收购以来,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高了,粮食生产已经出现了一个稳定增长的局面。但是,我国的粮食最低保护价一直不算高,这个价格仅仅能够维持农民的种粮成本。况且,现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迅猛,一定程度上吞噬了农民从保护价中得到的好处。而从国内外情况看,以粮食为主的农作物仅仅依靠市场调节是靠不住的。在市场调节中,一大部分利益被中间商、运输环节以及销售环节得到了。就拿现在的情况看,据有关调研显示,小麦每涨一毛钱,种粮农民只能得到三分钱。而国家实行保护价收购,所有利益都给了农民,如果提高保护价格,得益最大的是农民。国家提高最低保护价的直接得益者是农民,并且没有那么多的中间环节盘剥,因此,提高保护价势在必行。

  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粮食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不说粮食有大的波动,就是市场粮食价格稍有小的动荡,就会带动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连锁反应。如果粮食有大的波动,作为人口大国,肯定要出大问题,最终把一个经济问题酿成政治问题,引起社会动荡。粮食生产意义重大,粮食如果出问题,就是全局性的问题。还是袁隆平院士说得中肯:千万不要以为现在粮食多,价格也便宜,就认为粮食生产不重要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高不高没关系了。

  全国13亿人,人口基数太大,不能盲目乐观,不能掉以轻心。那种认为现在粮食多就可以不抓粮食生产的想法,很危险。

  各级政府什么时候也不能放松粮食生产,国家还应该把粮食作为最重要的战略物资,要有充足的储备。可以说,13亿人口的饭碗在广大农民手中,如果粮食价格太低,就会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况,就会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民不愿意种粮了,13亿人口吃什么呢?这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很不利。再好的技术,再好的品种,农民不愿意种,粮食也出不来。

  因此,提高粮食收购保护价势在必行!郭新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07电子产品竟争力分析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