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毛建国:生猪保险这一着棋下对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6日 14:21 人民网-市场报

  “生猪保险”这一着棋下对了(金台时评)

  毛建国

  猪在猪年着实风光了一把,让人们见识了猪的“牛性”。面对猪肉价格的一路上涨,有关部门形成了高度共识,联合出招,连续出招,频出组合拳。然而,效果却让人不敢恭维,市场上猪肉价格依然一路高涨。

  种种调控措施为何落空?笔者以为,一个是“以文件落实文件”,在执行上落了空;一个则是种种调控措施,并没有抓住根本。如,很多地方平抑价格的一个重要“良策”就是调运生猪。笔者甚是不解,在全国生猪出栏量普遍不足的情况下,你从哪里调运生猪?这样的平抑猪肉价格思路,显然是不得当的。

  然而,“生猪保险”不同。它的着力点是母猪这个“源头”,如果政策落实到位,笔者以为,将极大地促进养猪户的饲养积极性。随着生猪饲养量的增加,必然带来价格的平稳乃至回落。这一着棋,有关部门算是下对了。

  近日,笔者深入走访了几个养猪大户。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猪价上涨,养猪大户们并没有扩大规模的意思。他们的担心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生猪饲养存在巨大风险。某养猪户去年夏天一下子死掉几百头猪,望着一天天死掉的猪,欲哭无泪。设身处地地想,换作是你,敢扩大规模吗?“生猪保险”对于饲养户而言,无异为“定心丸”,万一生猪遭遇流行疾病,那么保险可以弥补损失。

  下棋要想到三步之后。如果说“生猪保险”为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风险保障”,那么还需要有政策为生猪养殖业提供“利益保障”。这也就是养猪大户的第二点担心,猪价的波动性太大。

  对于粮食生产,国家在相关地区采取了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这一政策极大地稳定了粮食面积。对生猪生产是否也能如此?在猪价过低,甚至低于饲养成本时,国家能否出台最低保护价收购,这样就能保证养猪户的基本收益,保护他们的饲养积极性。目前很多地方都拿出资金或扶持生猪生产,或直接补贴弱势群体。这笔资金如果直接补贴养猪户,岂不更好?

  从“风险保障”到“利益保障”到底有多远?在当前,笔者更愿意把“生猪保险”视作是一个起点,从这里看出了决策层的务实之念。也正是从这层意义上,笔者以为,针对生猪的系列政策还会出台,最终会下赢“猪肉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