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干预物价 应讲究些策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31日 15:05 现代金报

  在粮油蛋菜、方便面、奶制品等攸关民生的一系列商品纷纷跟风涨价,升斗小民如热锅上的蚂蚁备受煎熬的关键时刻,国家发改委终于发话了:严控地方政府擅自干预市场价格。(详见今日本报A11版)

  发改委的通知一共有五条,重点在和价格有关的前三条。第一条是“要严格控制政府提价措施的出台”。这当然很好,但意义不大,因为现在地方政府能够直接去“提”的商品价格已经非常有限,能源、电力等价格的控制权,是由国家发改委自己掌握的;第二条是“要审慎采取价格干预措施”。这一条的目的显然是为了防止其他地方政府效颦兰州市政府,用行政手段限制价格;第三条是“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目的是要防止出现“价格垄断、价格欺诈、价格歧视、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

  这三条也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一句话: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由市场自发地去决定价格。

  现在我们是搞市场经济,由市场来决定价格,自然是天经地义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市场是最缺乏悲悯之心的,如果它所决定的价格使得民生日益窘困,甚至难以为继怎么办?政府还是坚决不干预吗?

  更何况,在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力量、信息极不对称,无法进行平等博弈的情况下,政府的不干预,本身就是一种干预,因为这等于是在放任商家盘剥消费者。

  当然,主张干预价格,并不是说政府就要像兰州市物价局干预牛肉面价格那样,用直接限价的行政手段来干预。坦率地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样的干预方式是愚蠢的,其结果要么是有价无市,要么就是“限价令”根本就没有人理睬,其结果只能是政府威信受损。

  实际上,以政府目前拥有的财力物力,完全可以用符合市场规律的方式干预价格。比如在建国初期,陈云就曾经在上海,用确保平价的粮食、棉纱供给的方式终结了物价飞涨的局面,同时还抑制了通货膨胀,狠狠打击了囤积居奇的不法奸商。在今天,中国政府拥有丰厚的

外汇储备,完全可以通过在全球市场采购肉类、粮食,以平价在国内市场销售的方式,来平抑国内物价。

  除了保障供给之外,发改委还应该出台有效措施,确保中低收入人群工资的增长幅度,能够赶上物价的上涨幅度。当然,发改委在通知中也提出“要妥善安排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但总的感觉还是缺乏可操作性,现在应该做的,不是泛泛而谈,而是要立即建立物价指数和工资指数联动机制,使工资能够和物价同步上涨。说到底,价格不过是一组数字而已,民生才应该是发改委最关心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江南水乡商业开发反思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