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欧阳斌:发财要趁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30日 19:05 国际航空报

  欧阳斌:资深IT人士

  刚刚出炉的一份创业观察报告中说,在我国的创业者中,18岁至24岁的年轻人已经达到将近20%。这起码说明,我们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建设得不错,有理想、有追求乃至有了财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我敢打赌有数以万计的男人在少年时候都幻想过创业、发财,然后潇洒地做着自己爱做的事情。这种理想,或者说幻想,因人与人之间想象力的差别而有着不同的精彩程度和篇幅。然而,它们如同投向各个编辑部的蹩脚小说,并没有被发表出来,只是被堆放、淹没在沾满灰尘的时间里。

  如今,这些男人中多数如我一般为生计劳碌,带着干瘪寒碜的钱包与自嘲埋头打工。已经青春不再的他们,非但不能发财,还不能发火。这年头,做一个穷男人,就得有点好脾气,没有资格在生活面前有优越感,就像过了气的明星一般无法再讨价还价,不但没了钱,也没了青春。

  我是想说,发财要趁早。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张爱玲说的“成名要趁早”。实际上,道理大致相通。在最有能力承受的时候,冲出去。

  我说的“承受”,当然包括成功与失败。

  这个创业观察报告里的数据告诉我们,越来越多的人更加自信和渴望成功,并且勇于实践,这批人的标签就是“发财要趁早”。

  野心勃勃、乐于计划的年轻人,他们很快会进入角色。他们会告诉质疑自己的人们全球富豪榜前二十名里有多少辍学的家伙。他们有着充沛的时间、精力和受打击的资本。他们光着脚,他们不知道“穿鞋”的辛苦。

  于是,这些人在对社会、对自己所知甚少的时候,就很快地把热情转换成行动,他们盲目自信得不在乎别人,也不知道别人的看法,趁早,就去做了。当然,他们得益于大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的扩大,商业机会与幻想日益增多;生意人被这个时代教育得不再过于看重年纪,不会惊讶于面前这个CEO没念过大学;手里拿着大把美金的VC们不需要解释地看好中国,大大小小的项目都有机会。于是,忽然之间,总裁的名片多到“审美疲劳”,手握名片的少年们开口闭口地说着将来的“市场盘子”有多大,似乎那像自家阳台和杨二家的“后花园”那样任由安排。

  不用统计就可以知道,这里面肯定有泡沫。不是20%的青年创业者都能“少年得志”,趁早发了财。但是这样的实践对年轻的创业者来说无疑是有好处的,年轻的时候,更有资本去承受。失败了,借口都是现成的,“人不风流枉少年”。

  我们实在没有权利批评他们“不踏实”或者其它,因为,那些“踏实”人中的多数甚至不如这些“不踏实”的失败者。就数目来说,也未见得“踏实”者成功的数量就多过了“不踏实”者。

  管他盲目不盲目,这一切需要对自己负责,付出是自己的,收获也是自己的。如果有教训,那也是财富。

  最近见了一个85年出生的小女孩,据说身家过亿。她嫣然笑语坐在对面,说着她的财富故事,我除了残酷地面对自己的无用,心里倒有种感慨,年轻的时候创业,总是对得起青春这两个字的。真的有点追求的话,成名也罢,发财也罢,趁早,趁早。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