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创新需要时间和鼓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7日 03:27 第一财经日报

  田享华

  我爱“点菜”,诸位不要误会我在饭桌上吆喝。

  作为调查和报道过“惠南模式”(上海惠南镇实事工程项目由人大代表“点菜”)的记者,稿子在网上有不少转载和引用,也有不少跟帖和评论,有赞赏的,有批评的,当然指向的都是这一模式。

  赞赏的毋庸赘言,其中批评的多是指惠南的人大代表未必都是民意的代表,所以不过是作秀而已,还有就是不满意就这一点点突破。我想,无论政治改革还是经济改革,都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调查过程中,我也多次与学者官员探讨过如何从迈小步到迈大步的转变。

  其实,“今天点菜,明天点

厨师”,很多事情只要做了,就是一种进步。一些人的不满意当然可以理解,但是实践中,每一项改革都需要一个摸索甚至反复的过程。

  中国这么大,保守的观念和势力并不容易突破,各地差异也颇不一样,有浙江温岭和上海惠南这样的探索,就值得我们好好总结经验。上海要做的“四个率先”之一就是率先推进改革开放,努力创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体制环境。难道惠南的“代表点菜”式预算改革,不就是在创造一种“率先”的体制环境吗?

  做事不要太急切,不要太苛求,正如一个年幼的孩子在蹒跚学步,需要大人在前面引导、召唤。我认为,现在迈出步伐的地方机构,也需要鼓励、需要诱导,激烈的批评和过高的要求只是逞口舌之快,不注意轻重缓急只会适得其反。

  此外,正如世界与中国研究所李凡所长所言,现在最好不要对这些探索急于下结论也很重要,“乡镇的财政是老百姓自己的钱,由他们自己说了算最好。既不打压,也不鼓吹,让地方自己搞。一打压,搞不下去;一鼓吹,容易作秀。”诚哉斯言!(作者为本报综合新闻中心记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