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绿色GDP核算不该夭折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4日 02:39 第一财经日报
今年以来,有关2005年度绿色GDP核算报告的出台一直牵动着舆论的神经,根据最新的消息,“绿色GDP”研究项目技术组组长王金南在日前的一个研讨会上证实,研究报告将被“无限期推迟”。此前,国家统计部门曾表示,因技术原因,“还不能够公布这些数据或者真正进行价值量的核算”。 绿色GDP核算报告被“无限期推迟”若成现实,那是一件让人遗憾的事情。不过,即便因为种种因素影响,这项工作的开展遭遇阻力,也不妨乐观地看到,近年来,绿色GDP的理念已渐入人心。告别“黑色GDP”,追求更科学的发展道路,将是不能再犹疑的选择。 按照王金南的说法,绿色GDP核算报告被搁浅有两大原因,一是相关政府部门在发布内容和发布方式上存在分歧;二是一些地方政府感受到了绿色GDP核算报告公开发布将带来的压力,并向相关部委施压。 其实,无论是技术性的原因,还是相关政府部门对发布内容和发布方式的分歧,并不构成不发布2005年度报告的理由,否则,我们就不好解释,同样的问题存在,为什么2004年的报告就能发布?更具实质性的原因恐怕是,由于扣除环境损失成本,会使一些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大大下降,甚至是负增长,在目前的政绩考核体制下,一些官员的“政绩”或会受到影响,致使一些地方向相关部委施加压力。有媒体昨天报道,个别试点省市曾经向有关部委发函要求不要公布核算结果。 绿色GDP核算遭遇这种夭折不难理解。从绿色GDP的雏形——庇古税的现实命运来看,可以想见绿色GDP核算之艰难。经济学家庇古80多年前就指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作用是生产和消费的副产品,并致力于创设出计算这种负外部性的核算方法,为政府征收环境税作依据。但是,庇古税提出以来,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些国家根据庇古税出台有关措施,而以庇古税为理论基础的绿色GDP,目前国际上尚无真正意义上的核算标准。 除了共同的技术因素外,比起西方国家来,目前在中国推行绿色GDP核算,困难之处还在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各级地方政府普遍面临着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沉重使命。但另一方面,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各地生态系统的稳定程度或对污染的承受力有很大差异,比如西部生态系统就比沿海地区要脆弱,而同时西部经济发达程度也比沿海地区落后得多,绿色GDP的核算必须考虑到此种情况,否则,“一刀切”的计算方法无疑对西部的发展以及在西部艰苦地区为民生谋福祉的官员是不公平的。 尽管现实中进行的绿色GDP核算研究有很多不完善之处,但不能以此为由否定这一工作的开展,不能自我设限、画地为牢。须知,今日之中国已经丧失了发达国家曾经有过的将环境危机转嫁给外部世界的客观条件,而必须自己内部消化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环境危机。为此就需要发展出一套衡量环境损失的核算方式,而不能坐等国际上这一核算体系成熟后再去做此项工作,否则,我们就有可能丧失环境治理的有利时机。 事实上,绿色GDP核算遭到一些地方政府的反对本身,说明它正在发挥环境导向作用。此时应该做的,是在完善核算方式的同时,将这一项目执行下去,而不能屈就于个别地方政府的施压使其半途而废。这需要中央政府的意志和决心。如果中央政府把绿色GDP核算提升为国家政策,作为中央政府衡量国民经济的一种新的核算体系,并将推行绿色GDP的成果与干部选拔任用结合起来,那么,对绿色GDP核算的推行将会比目前有利许多。这就需要进一步深入改革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同时各方在政策、法律等方面充分达成共识。 除此之外,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也是推进绿色GDP核算深入下去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力量。世界环保的历史告诉我们,在保护环境方面,公众参与是与政府平行的一个主体。因此,在建立和实施绿色GDP核算体系的过程中,不能过于强调技术手段而忽视人的因素,如果公众对相关环境事务有知情权益,对重大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有监督权,对重大环境事件有求诉权,将能够推动政府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决策。 总之,只要我们下更大决心,将行政手段、市场力量、公众参与结合起来,使绿色GDP核算体系从形式公平正义走向实质公平正义,才能真正遏制粗放型增长冲动和污染企业的“燃烧”型利润追求,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破坏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