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灰色生意不可持续俄罗斯华商从露天进室内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5日 13:47 经济观察报
本报特约记者 刘左元记者 欧阳晓红 莫斯科、北京报道 堪比毒品生意的百分之几百的利润,让许多在俄罗斯赚钱的中国商人都着迷于一项特殊的生财之道。 “要赚钱,走灰清。”在莫斯科最著名的华商聚集的露天市场“一只蚂蚁”,商人老李并不忌讳告诉记者他们在俄罗斯的生财之道。这已是2007年6月的一天,距离俄罗斯政府4月1日正式执行的“禁商令”已过去了两个多月。 所谓的“灰清”,即灰色清关,其实是一种带有逃税性质的走私行为,不按实际货物报关税,而是按最便宜的物品关税来报关,——比如,鞋子的关税报玩具——总之,怎么便宜就怎么报税。长久以来,就是靠这样的“灰清”通道做贸易与物流生意,让许多华商迅速发财,赚得盆满钵满。 因此,即便俄罗斯政府的“禁商令”明确禁止外国人在露天市场从事零售活动,却并没有动摇华商老李们在俄罗斯赚钱的决心,中国优质丰富的商品与俄罗斯广阔的市场彼此互相吸引。 但是,如此明令禁止下的“灰色通道”显然不能长久,俄罗斯的华商形态其实已经在悄然变化,在俄罗斯市场继续争战的华商未来会走出一条怎样的与“灰清”不同的赚钱路子? 高额利润堪比“贩毒” 曾经是留学生的小张,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毅然“下海”经商,做起了往俄罗斯出口电脑配件的生意,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贸易公司。 “我一件商品的利润高达100%,甚至更高,都快赶上贩毒了。”小张告诉记者,他从国内厂家直接进货,然后通过物流公司走“灰色清关”的方式进入俄罗斯境内销售。“如果正规清关,办理手续慢、缴纳费用多,货到俄罗斯后的利润就要薄很多了。” “俄罗斯还是有很多商业机会。”莫斯科大学教授马尔金先生告诉本报,苏联解体后的十年间,俄罗斯经济动荡,商品匮乏,有很多人在那个时候靠投机生意赚了钱。随着俄罗斯经济的逐步好转,投机性的商业活动已经不适合俄罗斯,会逐渐被更有长远发展前景的投资性商业活动取代。 一直以来,被中俄两国政府诟病的“灰色清关”之所以屡禁难止,主要在于其背后利益关系的盘根错节。在俄罗斯经商的企业和商人,一边享受“灰色清关”带来的利润,一边也付出了代价。 浙江某民营企业的王经理来俄经商多年,常和物流公司打交道。他告诉本报,由于很多商家和企业都习惯走非正规途径往俄罗斯发货,所以在中俄贸易的物流领域,根本毫无诚信可言,他就曾为此吃够了苦头。 “我第一次往俄罗斯发货,北京的物流公司拍胸脯跟我说没问题,”当时还毫无中俄贸易经验的王经理,以为和国内物流操作没太大差别,立即安排公司往北京物流公司的仓库发货。货到北京后,对方却答复,货物他们发不了,因为俄海关加大了检查力度,让他们觉得无利可图。 这让王经理很恼火,随后另外一家物流公司声称可以通过私人关系解决“俄罗斯海关”的问题。“但是对方竟然让我把货再从北京发到黑龙江某村,他们说先陆运到俄罗斯境内,再转空运。一看就是个骗子公司。”王说,中国货物走灰色清关进入俄罗斯市场,如果被俄方以走私的名义扣货,往往也只有自认倒霉,只能掏腰包“打点”俄方海关。 经商模式有待改变 除了“灰色清关”导致中俄贸易普遍缺乏完善的诚信体系外,俄罗斯国家政策的多变,也让华商们颇为头疼。 在莫斯科阿斯泰市场的成都鞋企有几十家,据四川西部鞋都公司董事长彭军称,川鞋占该市场同类产品的20%左右,四川商人们曾筹划成立商业联盟,应对今年俄罗斯零售法案带来的困境。 四川西部鞋都公司的彭军董事长对记者表示,为了能继续在俄罗斯发展下去,成都鞋企积正极适应俄罗斯的政策,在俄罗斯注册成立公司,以联盟方式生存发展。他告诉记者,成立商业联盟有利于针对市场需求组织厂家供货,有利于拓展企业的销售渠道,也离不开俄罗斯采购商的参与和支持。“我们希望俄方能直接从厂家获得产品。” “这在莫斯科的鞋类行业是首次。”彭军认为,为了适应俄罗斯政策的不稳定性,商业联盟的成立能让华商“抱成团”。他说:“我们制定了时间表,准备发起成立鞋业商业联盟,并且与俄中经济贸易合作中心的俄罗斯朋友合作发展。”彭军表示,华商应积极的适应俄罗斯政策的调整。 而且,现在,中国企业和俄罗斯主要以民间贸易为主,除了少数大型企业在莫斯科设有分公司外,多数民营企业更是一盘散沙。 不过,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简称贸易中心)的建成,有可能会成为中国企业在俄罗斯拓展业务的 “据点”,而不是像以前一样,租住民房当办事处,到处“打游击”,“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生意更好做。” 遵循中俄两国首脑共同倡议而确立的贸易中心项目于6月12日正式奠基,其亦是中俄两国目前实施的最大经贸合作项目,堪称中俄两国经贸深度合作的投资与交易平台。 莫斯科大学教授马尔金认为,中心一旦建成,中国对俄贸易的方式必然会发生变化,中国商人会走出露天市场,更多的中国商品会依托大型企业进入俄罗斯正规的超市和市场,而当年红极一时的“倒爷”贸易会逐渐萎缩,中俄贸易的重心会向能源、汽车、家电等偏移。“贸易中心的建设,说明中国有和俄罗斯进行长远合作的决心,也希望加强两国企业高层间的对话。” 中国华铭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华铭)总经理穆华东告诉记者,华铭作为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的投资者和管理者,如果考虑到项目在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和文化交往中发挥的作用,今后的商业回报可在中俄两国关系发展中得到印证。 事实上,自俄罗斯普京总统上任后,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飙升,俄罗斯经济逐渐进入上升轨道,商业环境日趋正规,消费市场水平也逐步提高。原来的“大市场”和“个体倒爷”的商业模式已经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一种全新之商业生态。 穆华东因此相信,贸易中心将改变原有中国企业单打独斗的现象,形成聚集效应,提升中国企业的整体形象。 “这样一个偌大的市场对我们极具吸引力,只是要学会如何在俄罗斯初级且复杂的商业环境中找到自己的生存逻辑。”他说。 华商要学会在俄罗斯初级且复杂的商业环境中找到自己的生存逻辑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