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物价涨如刀割 工资涨没感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0日 13:01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 李龙

  进入7月份,不少地方猪肉价格再次冲高,许多城市住房价格继续大幅上涨。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认为,由于价格上涨具有一定惯性,初步预计今年上半年CPI总水平涨幅将达到3%,全年涨幅可能高于3%。此番话透出的信息就是,这轮由农副产品领衔的商品价格上涨势头还将继续下去。

  物价上涨了,特别是农副产品价格的暴涨,直接影响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在家庭收入不变的前提下,生活支出的成本必将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自然会下降。

  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工资上涨的“好消息”听起来无疑很是让人兴奋。在一个论坛上,有关人士表示,中国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连续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扣除物价因素平均年增长12%,为改革开放以来职工工资水平增长最快时期。然而,一项民意调查结果却击破了这个虚高涨幅的幸福指数。调查显示,85.4%的人自称工资涨幅不到12%,甚至有7.1%的人称4年来工资“不涨反跌”。

  同是上涨,为何物价和工资给人的感觉却是两重天?物价上涨,每个人都感同身受,以致一碗兰州牛肉面的限价就能引来不少人的同感。可是工资上涨,非但大多数人没有感觉,反而由此激发了公众对贫富差距的进一步追问和反思:到底是哪些人撑起了中国职工工资上涨的假象?

  应当说,物价的上涨并不是突如其来,而是事出有因。就农副产品而言,既有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的因素,也受到生产成本上升和供求结构失衡的影响。而为了降低物价上涨对百姓生活的不利影响,国家有关部门和一些地方政府也陆续采取措施,对相关人群提供一定的补贴。但无论如何,在物价的高涨面前,我们的表现显得总是比市场要慢一拍,不但缺少一种信息的共享和传播机制,而且干预的手段和时机选择也很不专业和完善。像兰州的牛肉面涨价和部分城市的

房价暴涨,其背后是经营商的擅自抬价,政府就当果断出手,进行调控。但猪肉的上涨则与其不同,它很大程度上受市场支配,政府的调控就应当以市场为基石,以政策来刺激、保障其供求的相对均衡,而不是救火式的事后补救。也正是因为调控上的不及时和不到位,公众对于物价的轮涨微词很多。

  此外,物价的上涨对收入分配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物价涨了,工资也须跟着上涨,只有这样,居民才有消费能力,才能扩大内需市场,从而缓解贸易顺差,减少对外市场的依赖性。更何况我们的经济水平已经具备了给普通职工提高工资的实力。

  然而,且不说12%的年平均工资上涨幅度依然低于财税收入的增幅,单就由极少的一部分人、由那些垄断行业拉动的工资涨幅来说,大多数人实际上并没有在工资的平均上涨中获益甚至没有获益。因而,这个算出来的12%,遮蔽了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事实,更没有反映出收入分配改革的民间吁求。而只要收入分配没有做到相对均衡,所谓的工资上涨在轮番上涨的物价面前,就既没有说服力,也不具有可信度。

  针对物价上涨,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日前澄清了货币当局对于

宏观调控的职责所在,那就是稳定物价。以货币政策来调控物价,当是理性之举。至少比一些部门空口承诺的提高企业普通职工的工资收入,来得更为实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